第2部分 (第1/4页)

那一日,我提前下了课,便兴高采烈地跑去找青阳玩儿。不想推门进去,发现青阳竟在专心致志地看一本书。

我蹑手蹑脚地走到他背后,“嗷”地叫出声来,吓得青阳一个激灵,手中书册掉落在地,一张脸已经被唬得发白。

我见他面色有异,捡起书册看了看,竟是一本前人留下的兵书手抄本。

“你竟识字?”我讶异地问他。

他点了点头,老实道:“进宫之前识得一些。”

“这书是哪儿来的?”

“跟别人借的。”他答得很含糊,看了看我的脸色,紧接着道,“殿下若是不允,我以后便不看了。”

我对兵书不感兴趣,也没追究他是跟谁借的,便将书抛还给他,笑道:“我有什么不允的,你能认字,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他惊讶地抬头看我,莫名所以。

我又问他:“你读过哪些书,说来听听。”

于是青阳一边回忆一边说了几个书名,我惊诧地发现,这家伙读过的书,竟比我这个太子还要多。

不过仔细想想,他比我年长两岁,我读的书没他多,似乎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于是我兴奋地攥了他的手道:“太好了,往后老师若是布置了什么刁难人的作业,我便找你帮我做罢。”

青阳看着我,哑口无言。

总的来说,青阳是个很好说话的人,至少对于我的要求,他都是有求必应的。

比如我让他代我写作业这件事,虽然他觉得这样做不太应该,但只要我多磨他几次,他也就答应了,而不会像那些宫女内侍一般,跪在地上说殿下这个不可、那个不可的。

然而待看到青阳写出的作业,我才发现,青阳的字写得十分大气,笔锋间隐约透出一丝阳刚肃杀之意。

我以前听我的启蒙老师说,字由心生,观一个人的字,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心境与志向。

但我总觉得这句话放在青阳身上并不合适,青阳这家伙虽然五官长得还算端正,沉默的时候也显得比较内敛稳重,但只要一开口,遮掩不去的乡间口音总会让他的整体气质大打折扣。这样的乡土气息让他很难和他的一手好字挂上钩。

因为青阳的字写得比我超出太多,保险起见,我又花了些时间,将他的那份作业重新誊抄了一遍,这才将作业交到老师手里。

我心里面洋洋得意,心想这回老师该对我刮目相看了吧。

不料老师盯着我的作业看来半晌,捻了捻胡须,又抬头看了看我,笑道:“太子殿下这幕后军师找得不错。”

我怔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老师是在嘲讽我,于是大声辩解道:“哪有军师,这明明是我自己写的。”

老师没有与我争论,只是笑着道:“殿下不必藏私,若是得了什么人才,大可将他带来,臣倒是想见上一见。”

我总觉得老师是在讹我,但不知为什么,当老师称赞青阳是个“人才”的时候,我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我甚至想,若是青阳能得到老师的赏识,今后便让他陪着我去上课,岂不更好?

于是这天下了课回去,我便兴冲冲找到青阳,对他道:“明天跟我去见我的老师吧?”

青阳吓了一跳:“这是为何?”

于是我将课堂上的变故说了一番。

青阳踌躇了片刻,问道:“殿下的老师是哪一位?”

我告诉他:“老师姓柯,名嘉懿,仔细算来应是三代老臣了。先帝在位之时,他最高做到了宰相,后来先帝驾崩,老师十分悲痛,便欲辞官回乡,父皇多次挽留,他才答应继续留在朝廷效力。又因他年老体衰,父皇便给了他太子太傅的闲职。”

其实这些话,是以前父皇为引见老师之前,特地嘱咐给我听的,意在让我尊重老师,不得顽劣造次。如今我复述给青阳听,倒也说得头头是道。

青阳听了,脸上果然流露出敬重仰慕的神色,说道:“既然柯太傅想见我,那我恭敬不如从命了。只是……”他顿了顿,似乎面有难色。

我问道:“只是什么?”

“只是,我毕竟只是区区一个卑贱奴仆,贸然跟着殿下去课堂见太傅,恐怕不合礼数,皇后娘娘若是知晓……”

“这个你便放心罢,”我拍着他的肩膀道,“母后心疼我,最多也就训斥两句,没什么要紧。”

不过他这句话倒是提醒了我——母后虽极少对我疾言厉色,但每当我犯错,她都是拿下人开刀。若是因此害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