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 (第1/4页)

原先三法司的那些大老爷们为了彰显‘大郑律法煌煌’,所有未曾定罪的革员既不上大刑,也不作贱,甚至连‘出言恫吓’都欠奉。都察院的左都御史房成观只对革员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谆谆诱导,务必使堂下那些犯官们与堂上端坐的大人们心有灵犀一点通,可惜的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黄孝瓘皮糙肉厚,不解风情,不但没有遵从房总宪的美意让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反而仗义执言,针砭时弊,甚至连东宫内阁都扯下水,这让房大老爷的一篇真心都付之东流。

如今,这些革员是打又打不得,杀又杀不得,这场泼天巨案顿时呈现出一付欣欣向荣的尾大不掉之势,着实让人头疼。

最后房成观实在没有办法,只能暂缓问案,请旨容后再议。

末了,他问我这样做成不成。

我又吐了一个梅子核出来,清了清嗓子才说,“这事得您拍板,我说了不算。我坐这就是个摆设,大事您拿主意。”

其实,我心理想的是,房老头说的真对。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东宫和内阁发下来这么大的案子,本来也没有指望能一天两天完事的。这些天,六部过来听审的堂官们都熬的筋疲力竭的,大家早应该都散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回去洗澡刮脸吃饭睡觉去,这是正理。

不过这话不能让我说出来。

不然明天被人一说,传之四海,显得我这个人好像整天不干正事,总在一旁瞎搅局,让我这个纨绔子弟再背上一个草包的盛名累赘,真的太不划算了。

房成观背着我的时候翻了一个白眼,于是他站起来把话说了,大理寺正堂这群人都松了口气,因为大家都知道,眼前这个关口算是过去了,之于今后东宫和内阁之争谁胜谁败,除了那些有野心,有大干系,想要大富贵的大人们,其他人就吃梁不管酸了。

进宫之前,我回了趟王府,看见黄瓜正愁眉苦脸的爬在床上养伤。我们见了面,谁也没说正经话,我们彼此安慰了一下,我给他倒了杯茶水,喂他吃了两块酥饼,我就进宫了。

太子就在东宫。

他看上去很累,侧身趟在软榻上,身上披着薄丝被子,手边拿着书,手指已经松了,书本要掉不掉的。我走过去,在他身边坐下来,从他手中把书拿出来,是当年内阁首辅裴东岳的藏书……《左传》。

我从来没有仔细看过这本书,可是我爹,我弟他们都看过,不但看过,而且看的都烂熟于心。这次我也翻开一页,里面是裴东岳用朱砂写的批语,他的字写的相当好,龙飞凤舞的,就是我看不明白。

身后的文湛轻轻翻了身,拍了拍我的后背,他向里面躺了趟,对我轻声说,“上来趟一会儿?”

“嗯。”

我弯□子,把鞋子脱了,也靠在软榻上,把书本放在双腿上,又翻了一页。

安静了好一会儿,就听见文湛略微带着睡意的声音问我,“大理寺那边怎么样子?”

我,“一团糟。”

文湛,“以你看,房成观这个人怎么样?”

我想了想,“看上去还挺和气的。”

文湛又问,“能堪大用吗?”

我,“……”

我先没有说话,翻了一页书,他也没有再追问,只是继续安静的躺着。我转身看了看他,轻声说,“他说要上奏折请旨,到时候你看看他折子上写些什么就知道了。”

文湛却说,“不用了。我已经让司礼监下了旨意,房成观糊涂懦弱,不堪重用,让他调任太庙令,只管烧香祭祀的事宜。都察院左都御史还是由楚蔷生做比较妥当。”

我,“他爹刚死,他正在丁忧。”

文湛,“那就夺情。”

我又没有说话,继续看书,半晌才说,“其实你早知道房成观问案会出乱子,却又故意放任他这样做,为了给楚蔷生铺路吧。”

他不说话。

我,“文湛,你早知道他想要诬赖崔碧城?”

他还是不说话。

我,“你还知道崔碧城一定死不了,因为你会安排我在那里,并且我一定会救他。”

他没有回答。

文湛的棋艺极好,走一步看十步。他的城府也很深,满腹韬晦,步步为营,走一步不但能看十步,甚至连对手的十步、百步都看的清清楚楚。我只是不知道,他心中的棋盘究竟有多大,手中的棋子又有多少。

文湛的手扯住我的,虽然他的掌心依旧火热,可是我却觉得有丝丝的冷意。

即使现在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