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 (第1/4页)

过去。

越筝病了几天,落了些功课,他现在毕竟身子还没有好,又不想恭敬的做在大本堂听侍读学士摇头晃脑的讲经论道,所以文湛抱着他,在竹蕉苑正在补课。

我走过去的时候,正听到越筝坐在太子的怀中,小手指按在书上,正在咿咿呀呀的学着念。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文湛淡淡的问,“念的不错,这句话出自哪里?”

“《易经》,初九的爻辞,是孔子说的。”

越筝答出来,高兴的仰起头,小眼睛笑的亮晶晶的。

文湛又问,“那这句话什么意思?”

“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慎密,这样才不会失信于天下。”

“嗯,还有呢?”

“还有……”越筝抓了抓头发,抬头看着文湛,“不知道。”

文湛说,“做事善于独断,果于诛杀,不能让别人知道你在想什么,在谋划些什么,所有的心思都不让别人知道。”

“真的吗?”越筝又抓了抓头发,他一抬头,正好看到我,“呀,是怡哥哥来了,哇,还有我爱吃的南瓜饼和红豆酥饼!”

他扭着小屁股就要从文湛怀中跑下来,被文湛抓了回去,淡淡的说,“把这段看完再去吃酥饼。好,现在重新背一遍。”

越筝丢丢的看着我手中端着的东西,吞了口口水,又不敢违背文湛,于是脆生生的把整段书背了一遍,又把文湛讲的解释重复了一遍。

他又看了看我,问了一句,“六哥,你说,做事情,谋划事情的时候,谁也不能告诉吗?”

“嗯。”

“那,怡哥哥也不能告诉吗?”

闻言,太子抬头,隔着书案看了一眼我,点头回答越筝,“对,不可以说。”

“为什么,是因为怕他担心吗?”

……

那边有风吹动竹叶,芭蕉,沙沙的声音。

文湛的眼睛好像蒙上了一层雾。

他没有说话。

沉默了很久,似乎有一生那么久远,文湛轻声说,“不是。这就像饥饿的人吃残羹冷炙,将要渴死的人喝脏水一样。即使饭菜是馊的,水是苦涩的,可是只有把它们吃下去,喝下去,自己才能活下去。”

“这也一样。只有把所有的事情都藏的心里,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才能活下去。很简单的原因,和怕不怕谁担心这么温情脉脉的借口没有关系。”

“可是……”

越筝抬头,嘟着嘴巴看着他。

“这样做下去,无论成败、生死,都是一个人来承担,会不会太孤单了……”

文湛没有说话,他把越筝放下,敲了一下他的脑壳,“去吃酥饼吧。今天的书背到这里就可以了。”

“哇!酥饼!”

越筝像一只不太肥,但是比柴鸭要圆润许多的香酥鸭一般,快乐的向我这边跑过来。

我把酥饼递了一块给他,他吃的津津有味。这个时候他的大伴卫锦说,尚衣监过来人要给他量身裁制秋天的衣服,太子点了头,于是卫锦就把七殿下连同他的酥饼和甜菊茶一起抱走了。

太子收拾越筝的书,那边的书案上摆满了他需要看奏折。

他状似不在意的对我说,“越筝下午也不过来读书了,量好了身量,他应该会在瓶水斋书屋那边看书,你把那些吃的喝的端到那边去好了。”

我把南瓜饼和参茶放在他手边,“这是给你的。”

“是吗?多谢,真让我有受宠若惊的感觉。”

说完,他放下手中的书,拿起来一块南瓜饼,放在嘴里细细的咀嚼着。我一直觉得文湛的教养实在不错,吃喝的时候显得异常斯文,甚至可以说还挺赏心悦目的。

“那你慢慢吃,我先走了。”

我拎着托盘转身要走。

“等一下。”

文湛叫住我。

“坐一会儿再走?”

他的声音平淡像天空中流云浮过,比院子中竹叶、芭蕉的声音还要轻。我摇了摇头,“不了。我今天就回去了,现在乘着天亮,路上好走。”

文湛看着我,眼神有些复杂。

“你放心越筝?”

我点头,“放心。我想,他远比我想象的更坚强。他身边,不应该有我这样性子的人出现,我帮不了他什么,我……我也帮不了你。”

“什么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