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还咄醺��选��彼档阶詈螅���羞煅手���

裴煦心中不忍,拉了阿柳的小手,道:“你回去住住也好。现下府中也不甚安全,等我手中事毕自然是要整顿一番,到时再接你回来住。你这些日子也累了,回去好好休息,我得了空,就去山庄看你。”

刚送走阿柳,就报有客来访。裴煦自书房往前厅,在回廊上停下。远远看见厅里一人,一身灰衫,气度不凡,心中大喜。来人早以拜倒:“参见简郡王。”晋王死后,裴煦已封了简郡王。裴煦连忙扶起他,大笑道:“一别经年,子明可好?可曾想过我?我可是每逢清风朗月,就不免思念子明啊。”赵琰抬起头,也笑道:“每被郡王想念,必是又有事要我操心,琰宁愿不被郡王惦记。”二人相视,均抚掌大笑。

此人正是裴煦幕下心腹赵琰赵子明。几年前二人于江湖中结识,倾盖如故,相见恨晚,赵琰便入了裴煦幕府。一年前赵琰去蜀中经营,今日回转必是有大事相商。当下两人也不再寒暄直接转入书房商议正事。

等到裴煦忙完了手里的事,已经是烟花三月,京中又有旨意传到。

将手中的黄帛放下,赵琰转向裴煦道:“太后宫中寂寞想念小辈,招亲王子弟入宫相陪,府中小爷幼学之年,正是大好人选。”裴煦咬牙道:“必是那一位的意思。”“是谁的意思不重要,正好可以安抚皇上猜忌之心,可得喘息之机。”赵琰目不转睛地看着裴煦。裴煦却有犹豫之色。赵琰大奇,如此表忠心的好机会,有何可犹豫的。将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想了想,暗中猜测其中窍门便在裴煦的那位幼弟身上,因笑道:“说来也是,我来了两月余,竟没向小爷请过安,玄度可愿为我介绍。”私下里,二人便以表字相称。

裴煦这才想起阿柳走了快有三个月,自己说得好听,竟未曾去山庄中看过他。

作者有话要说:熬了一天,才熬出这点字,掩面

文中掌故多出自《世说新语》

介绍晋王那段化自《宋史 太宗本纪》

第三章

这日风和日丽,裴煦便和赵琰骑马去了城外山庄。

山庄在晋陵城外的阳湖边,依山傍水,风景极佳。裴煦和赵琰一路行来见游人如织,道边垂柳依依,杨花点点,极是可爱。赵琰便吟了一句:“平生不识晋城柳,便到江南也惘然。”裴煦知道这其中的典故,默然不语。

江南本多柳,只这晋城之柳又与别处不同。晋王爷生前爱柳,十几年来在晋陵城内外遍植柳树,故这晋城也有“柳城”的别称。已故大儒王荣昔年来晋城,看到阳湖边的柳树便有此诗句,流传开来,晋陵城就和这柳树一起天下闻名。

不久就看见一座大宅,粉墙青瓦,外面隐隐可见层楼叠院、高脊飞檐。门口两只大灯笼,上有一匾,四个隶书大字“回柳山庄”,正是晋王的手书。赵琰上前敲了门。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开了门,问道:“阁下找谁?”赵琰看了看旁边站着的裴煦,心想你连你家老爷都不认识吗。正要开口,已听见另一个清脆的声音说道:“逝川你要死了,这是郡王爷。”旁边跳出一个年纪差不多大的少年,竟长着一模一样的脸。“那流光你还堵在这干嘛,还不让开。”双生子一边斗嘴一边把裴煦二人请进宅中。

裴赵面面相觑,哭笑不得,又觉这两个少年胆色不凡,对这山庄主人更感兴趣。赵琰看宅中有一湖,湖边柳树成行,便问道:“此湖何名?”逝川较为稳重,恭敬答道:“名为小镜湖,引的是阳湖水。”赵琰啧啧称奇,回头看了看裴煦。裴煦知他老毛病又犯了,无奈说:“你自去看风景吧。”赵琰大喜,施施然往那湖边去了。

裴煦问逝川:“你家小爷呢,带我去见他。”逝川答:“公子尚在睡觉。”裴煦看天色已是巳时中,不由皱眉。逝川看他脸色不好,连忙噤声,不敢再说话,只领着裴煦穿堂过院。裴煦走过四五进院落,见皆雕梁画栋,小巧别致,大多有柳树点缀映衬前后,虽不如王府轩峻壮丽,却自有一番风味,其用度摆设更不是凡品。

逝川带他来到一个小院中,正遇上一个婢女端了饭菜出来。那婢女大约十八九岁,容色秀丽,看见逝川眼色,又看见裴煦,略呆了呆,马上醒悟过来,跪下来:“停云不知郡王驾到……”裴煦看她手中的饭菜未动,便问:“阿柳还未起床?”婢女揣摩裴煦的脸色,答道:“小公子昨夜惊了梦,卯时才睡下的,这会还未起。”裴煦绕过他,自进了屋去,屋外两人忙跟了进来。

屋内陈设简单。一座黄花梨大书柜,放着些书籍和碑帖卷轴。挨着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