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1/4页)

西装革履的4个人下了飞机之后,被空姐直接领进了富丽堂皇的贵宾室。

教育部、北京大学的领导,以及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众多媒体的记者正在贵宾室里畅聊,顺便守候即将飞抵北京的李雪生等人。

见范德强一行4人进来,教育部的赵司长首先站起身鼓掌,其余人等纷纷跟着站起来鼓掌。

三个系着红领巾的少年手捧鲜花上前,分别向周光同、李雪生、殷晟哲三人献花。

满满当当的一屋子人,以热烈的掌声与娇艳的鲜花对载誉而归的3位大学生表示欢迎。

赵司长当着众多媒体的面,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他对夺得第18届ACM…ICPC全球总冠军的周光同、李雪生、殷晟哲三人给予了高度肯定,对培养出优秀学生的北京大学给予了高度赞扬。

讲话结束后,赵司长亲切地与周光同、李雪生、殷晟哲交谈,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因为年纪幼小,又是孤儿,李雪生受到了赵司长的特别关注。

“你年龄这么小,却要参加这么大规模的国际性比赛,感觉紧张吗?”

李雪生摇了摇头,语气从容地说道:“周队长是我们的主心骨,只要跟在他身边,我就不紧张。”

他以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很自然地将众人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周光同身上。

周光同飞快地看了李雪生一眼,心想:“你倒是挺会抬举我,我哪有那个荣幸做你的主心骨。”

他知道李雪生为人低调、不事张扬,却不能也不愿意将功劳全部揽到自己和殷晟哲的头上。

自从去年年底获得参加第18届ACM…ICPC全球总决赛的名额以来,系里、学校里的很多人都说李雪生是搭顺风车的、拖后腿的。

周光同在校学生会里公然维护过李雪生,却在事后被李雪生要求放弃这类无谓的抵抗。

李雪生当时说的一番话,周光同至今记忆犹新。

“大众需要的,不是真相,而是可以满足他们的羡慕、嫉妒、恨心理的假相。你企图以个人的力量去对抗大众的普遍心理需求,是不现实的。你不要再为了维护我而去做‘斗士’了,如果你因此而受到伤害,我会觉得很难过。相反,那些无足轻重的人,不管他们说什么、做什么,都不可能对我有分毫影响。你明白吗?”

因为李雪生的劝说,周光同没有再试图去堵别人的嘴。

然而,面对甚嚣尘上的流言,他一直愤懑不平。

活了19年,周光同第一次想要保护一个人,却发现自身的力量是那么的薄弱。

他为此感到非常挫败,一直在积极思考应对和改变的方法。

这一次,不但有众多领导在场,而且有各大媒体积极报道,周光同岂会放过为李雪生辩白的机会。

“我虽然是队长,却不是主力队员。”周光同谦逊地说道,“不管是预赛还是决赛,李雪生都是绝对主力。我可以这么说,如果队里少了他,我们夺冠的可能性将减少九成。”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众人的目光“刷”的一下,整齐划一地射向李雪生,让企图做隐形人的李雪生颇感无奈。

李雪生转头看向周光同,见后者目光坦然地与自己对视,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

光同,为了这一天,你已经忍耐了很久了吧?

我真的不在乎那些流言,你又何苦耿耿于怀?

你这样把我推到风口浪尖,对于我来说,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

“周队长太抬举我了。”李雪生微微一笑,谦虚地说道,“ACM…ICPC是团体赛,考验的是团队合作能力。想要靠一个人的力量夺冠,是不可能的。我们三个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是,当我们互相配合时,却是一支没有缺点的团队。所以,我们才能一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终夺得ACM…ICPC全球总冠军。”

李雪生的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他将重点突出的自己融进了团队之中,将功劳摊派到三名队员头上,轻巧地将自己藏了起来。

狡猾的小东西!

你怎么就不明白我的心意?

周光同暗暗埋怨,寒星似的眼眸中带着不满与懊恼之色。

李雪生一脸淡然地看着周光同,清冷的目光中含有警告之意。

周光同心中一凛,气恼地想道:“雪生,我这是为你好啊!你干吗这么不领情?我知道你为人低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