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第1/4页)

李雪生一直在不着痕迹地观察着王西平,见这位老医生很受震动,他感到很满意。

他却不知道,王西平大受震动的真正原因。

王西平打量着李雪生那张微微有些苍白、隐隐带着黑眼圈的脸,表情凝重地说道:“雪生,伯伯看你的气色不好,你是不是生病了?”

李雪生在心里扯出一个苦涩的笑容,心想:“被陈书华一次又一次地折腾,我的气色能好才怪。这段日子,我天天熬夜工作,作息时间极为混乱,身体一直疲乏无力。我看,我离生病也不远了。”

王西平从办公桌上的盒子里拿起一根消过毒的压舌板,吩咐道:“你张开嘴,伯伯帮你看看。”

李雪生依言张开嘴,任由王西平检查。

借着窗外的光线检查完李雪生的咽喉之后,王西平说道:“你的喉咙有一点点红,感觉疼吗?”

李雪生摇了摇头,说道:“就是觉得嗓子有点干。”

王西平点了下头,吩咐道:“你把衣服解开,我帮你听听。”

李雪生乖乖解开薄棉服的纽扣,掀起里面的羊绒衫,露出贴身穿的针织内衣。

见李雪生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的衣物的做工和质料都属上乘,王西平暗暗奇怪:“福利院的孩子,怎么穿得这么好?难道,这些衣物都是善心人士捐赠的?”

王西平抛开心中的疑惑,戴上听诊器,在李雪生的前胸、后背仔细听了听,不时吩咐李雪生吸气、呼气。

听完之后,他摘下听诊器,说道:“肺里呼吸音有点粗。你最近咳嗽吗?平时有痰吗?”

李雪生轻轻摇头,说道:“我的身体一向很好,从小到大几乎没生过病。小华哥哥也一样。我们福利院的孩子,是不能生病的。”

李雪生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令王西平一阵心酸。

王西平暗暗决定,就算李雪生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自己也要想办法照顾好这孩子。

“雪生,你暂时不必吃药,但是,回去以后要多喝热水,饮食要清淡,忌吃生冷、油腻、辛辣食物。”王西平柔声说道,“明天早晨7点钟,你来这儿找伯伯,记住不要吃早饭,可以喝少量的水。到时候,伯伯带你去抽血,给你做个化验。”

李雪生乖巧地点头,心想:“我是来问小华的病情的,结果,却得了个免费体检的机会。这位老医生,倒是很心善。”

他注视着王西平那双温柔的眼睛,一脸担忧地问道:“王伯伯,小华哥哥为什么一直在发烧?他什么时候才能出院?”

被李雪生这么一提醒,王西平这才想起陈书华的病情。

他轻轻摩挲着下巴,陷入了思考之中。

因为北京大学领导的特别要求,院长特意将陈书华这个病人转到王西平这位德高望重的神经内科主任手里,以示院方对陈书华的高度重视。

在王西平看来,陈书华的病情不算严重,康复速度应该很快。

没想到,陈书华身体的炎症明明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他的体温却一直维持在40度上下,并且连续多日不降。

饶是王西平经验丰富、医术精湛,他也有点摸不着头脑。

自从媒体记者一窝蜂地来到医院采访之后,院长一再敦促王西平,让他赶紧治好陈书华这个受到万众瞩目的病人。

王西平详细询问呼吸内科专家、骨科专家对陈书华的诊断和治疗,坚持每天上午、下午各去301病房一次,仔细检查陈书华的身体、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

经过几天的检查、观察,他认为,病人的持续高烧,很有可能是出于心理因素。

可惜,陈书华是个从小生活于福利院的孤儿,目前身边没有一个完全了解他的过去与现状的人。

王西平想要查找病人持续高烧的心理原因,却无从下手。

李雪生的到来,给了王西平一个了解陈书华的机会。

只是,李雪生年纪幼小,而且……

王西平突然想起,陈书华似乎是来自南方某个乡镇的孤儿,如果李雪生和陈书华来自同一家福利院,那么……

“雪生,你怎么来北京了?谁带你过来的?”王西平问道。

李雪生愣了一下,撒谎道:“听说小华哥哥病了,我想来看看他。妈妈没有时间过来,便让镇上一位跑长途运输的叔叔带我来北京。”

王西平点了点头,问道:“那你住在哪儿?”

“我跟那个叔叔住在一起。”李雪生回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