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第 12 章

12

挂了电话,没过一会,短信提示音就响了起来,一个电话一个手机一共两个号码加上一个明显不是真名的名字——唐小呆。后面还有一句语焉不详的“机会宝贵,好好抓紧,加油!”机会?是说帮杂志画插画的事情吗?嗯,这确实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事情,应该还挺有挑战的,把握好了,倒是真的可以给自己开拓一片新的领域。嗯,既然主任都说了要抓住机会,那就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值得好好把握,自己就一定不能辜负他老人家的期望,一定要努力争取。把号码分别提取保存,电话用的名字就是“杂志社”,而那个手机,汪东城实在不知道应该怎么命名,总不能就存“唐小呆”吧——那明显是人家朋友之间的称呼,这样的称呼带着说不出的亲昵,自己这个陌生人……虽然人家不知道,但总归不大好。分神间,手忙脚乱的存了一个“堂”字。

把行李收拾了一下,画具归位,洗个澡睡一觉,每次交完稿回家都是最让人身心放松的。外面的景致再美好也是过眼,最让人愉快的还是自己的家啊。

要说打电话去杂志社,倒不是汪东城忘了或者不在意,而是再怎么重要的事情,也要先让自己休息好了才行,上吊也得喘口气嘛。

等到汪东城一觉睡醒,白天和黑夜已经开始交接班了,看着外面渐渐暗下来的天色,汪东城有点遗憾。回到家让人最不开心的,就是被困在钢筋水泥铸成的所谓“城市”里。在这里,连看一看最简单的太阳下山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能感觉到太阳一点点沉下去,却看不到漫天红云,也体会不到看见夕阳西下的浪漫。要说城市,哥本哈根也是,可是,那里有很蓝的很低的云,有静静的海港,这个时候,夕阳会把光辉洒满水面,目光所及,都是一片碎晶般的金灿灿。不想了不想了,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有太多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现在自己有饭吃有地方住,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用它来养活自己,跟很多人比起来,已经是很幸运的事情了。世上没有那么多尽善尽美的事情,想要一下子就让自己的所有愿望都得到满足,那是不现实的,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工作,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说不定再过几年就都好起来了。

坐在床上舒服的伸了个懒腰,看了一下时间,汪东城有点犹豫,这个时间打电话去杂志社的话,应该是已经下班了吧。那……要不要打那个手机?下班时间,大多数人是不愿意谈工作的吧?可是,罗主任电话里又说他们很着急要找人,那么自己这个时候打过去,应该有点救世主的意思吧?对方应该是高兴都来不及,不会生气的吧?这一点,汪东城有些得意,被人需要的感觉真的是很好很好啊。那,这个电话到底是打还是不打?想来想去,汪东城决定采取一个折中的方法——传简讯。这样,避免了打扰对方的私人时间,如果对方不想在工作时间以外谈公事,可以选择明天再说,如果对方真的很着急,再打过来也不耽误,这样一来,相当于把主动权交给对方。当然,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避免了对对方的称呼,汪东城实在不敢想象如果自己一开口就说“你好,是唐小呆吗?我是汪东城”,那会是怎样的一个结果。

【你好,我是罗主任介绍的那个会画画的人,我对你们的杂志很有兴趣,希望能帮上忙,现在方面聊一下吗?】简讯发往名为“堂”的地址,很奇怪的,汪东城竟然有些忐忑。他没有说自己是画家,只说是个会画画的人,从来不知道谦虚为何物的汪大师,竟然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只说自己是个会画画的人,实在有些不可思议。其实,这并不是什么谦虚,而是在潜意识里,汪东城也认为这只是一家需要插画的杂志社而已,再怎么专业,在他们看来都是一样的,会画画,对他们来说,应该就足够了吧。没有必要在外行面前炫耀什么——那很幼稚。至于说对杂志感兴趣,那就更加无从谈起了。到目前为止,汪东城还不知道这本杂志叫什么名字,说感兴趣想帮忙,不如说是看罗主任的面子。反正,说到底,到目前为止,汪东城都还是把这件事情当做是给朋友帮忙,外加尝试新的领域——成败与否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既然如此,自然没有太多的包袱和压力,不过,虽然画的好与不好,外行看来,其实差别不大,但自己依然要尽力做好。

要么不做,要做就尽力做到最好,这是汪东城一直以来的原则,所以,这次既然答应下来,也会尽力做到完美。虽然外行看不出专业上的优劣,但不代表他们不懂得欣赏,就像那天遇到的那个有点盲目的“崇拜者”,他不懂专业的技法,却会用最单纯的眼光去判断。想到那个人,汪东城不自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