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他并不是一个贪恋权力的人,也不是一个贪慕虚荣的人,他视名利为粪土,但他却非常渴望得到进入中央的机会。

他有的是理想,有的是抱负,他想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干一番大事业,干一些对后世有正面影响的事情,干一些能造福苏联人民的好事。

要做到这点,那就先要有足够的影响力。要有足够的影响力,就先要有足够的权力。

在心情复杂,脑子不断思考的情况下,曼图洛夫整晚都不能入睡。一开始,他在床上不断打滚。到了凌晨三点的时候,他干脆投降,直接从床里滚出来,到隔壁的书房写笔记,记下自己想到的施政、发展计划。

天很快就亮,红色大道上也开始有了零星的车流和人流,象征着新一个工作天的开始。这是1月3日的早上,1938年第一个工作日。

街上传来电车“叮叮”的声音,这对曼图洛夫来说,是准备工作的信号。一听到这声音,他立马换上他平时工作时所穿的英式西装,外加几件防寒衣物,带上所需的文件,还有一个特别的小“画架”,匆匆离开了他所住的高级公寓。

住在这座公寓楼里的人,几乎全都是地方高级干部,也有一些高级工程师。这座公寓楼建于1934年,位于中央区红色大道16号(16,Красный_Проспект),是极少数能在国际舞台上得奖的苏联建筑作品,和旁边的州政府大楼出自同一个建筑师的手笔。

他的公寓里,有一间起居室,一间书房,当然有一个像样的大厅。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大的阳台,天气好的时候能坐出去看百~万小!说,喝杯咖啡,休闲地过日子。完全符合曼图洛夫这个单身宅男的要求。

出门后,他以飞快的速度奔到地下。事实上,他并不赶时间,离上班的时间还有差不多一个小时。

但一向办事利索,注重效率的他早就养成了“赶时间”的习惯,进化成“特急型人种”。无论是走路、爬楼梯,还是开车,总是会比别人快一步。

又饿又困的他,刚离开大楼,就奔往附近的干部食堂吃早餐。一走进食堂,他就感到有点不对劲。

他发现,认识自己的人们都开始以奇怪的目光看着他。从那些的眼神里,曼图洛夫看到了一丝的尊敬,还有一丝的羡慕。

遇到这样的情况,他啥也没问,啥也没管。当时,他唯一关心的,只是能否在上班前填饱自己的肚子,而不是人家怎么看他。

他像以往一样,走到食物领取处那里排队,领取他的特供早餐。

在苏联,排队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文化。无论是在食堂里,还是在普通商店外,都不难看见有排队的人龙。的确,俄罗斯人的性格是有点急躁,但在排队的时候,即使队排得有多长,等待时间有多久,毛子毛妹们都没有显露出丝毫不耐烦的神情,都在安静整齐地排队。

时间还早,排队的人也不是很多。很快,曼图洛夫就领到了他的早餐,终于能解决一下自己的生理问题。

“真香!”曼图洛夫闻到俄式早餐喷发出来的香味,口水差点流了出来。

和以往一样,他领取的套餐里有白面包,还有一块传统俄式松饼(оладьи),再配上了他最爱喝的红茶。但和以往不同的是,他的面包上竟然被加上了黑鱼子酱,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待遇。

“曼图洛夫同志,您现在是州委书记了。自然要享受特别的待遇,黑鱼子酱当然是少不得的。以后,如果您需要的话,我们还可以给您安排送餐,您就不需要亲自跑来这里那么麻烦了。”配早餐的人说道。

自从曼图洛夫升到州委书记的那一刻起,他已经成为了苏联特权阶级的一份子。他可以享受到特供体制带来的便利,每个月还可以分配到1千克黑鱼子酱,根本不用愁吃的。

一向行事低调的曼图洛夫,并不习惯被这样对待,也不喜欢享有什么特权。但为了能让后面的人尽快领取到食物,他也没有多说话,只是回答一句:“好吧,同志们有劳了。”就走到以往坐惯的位置,和自己的老朋友——在内务部工作的雅可夫一起吃早餐。

雅可夫的全名很滑稽,叫雅可夫·雅可夫维奇·雅可夫,无论是姓、名和父称都是一样。这样的人名并不少见,中央书记兼政治局委员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安德烈耶夫是最著名的一个例子。

曼图洛夫还没坐下来,雅可夫就张扬地说:“沃罗佳(Володя:维拉迪摩的小名),你是伟大的州委书记,三人小组的老大!新西伯利亚州的未来就要靠你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