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部分 (第1/4页)

从重庆往下游的长江水道,终日都在运送各种战略物资,显得异常繁忙。

为了掐断中国人的这条生命航道,从1938年2月份开始,日本人每天都会派飞机轰炸江面的货船。

入冬后,长江的水位开始降低,行船的载重量和速度都受到了影响。

多种不利因素叠加,导致每日运送到武汉的物资越来越少。武汉军事委员会分管后勤的官员心急如焚。

而在这片货船川流不息的江面上,黄浩然却相当悠闲的躺着船舱里。他是奉了最高当局的命令,前往重庆养伤的。

按照黄浩然的级别,完全可以要求航空委员会安排飞机送他去重庆,但他却没有这样做。

黄浩然不想走的太快。从武汉到重庆的水路有1000多公里,坐船需要五六天,他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里好好的思考一些事情。

龙感湖战役结束后,沈老二的99军和王山奎的100军撤到了长沙。那里还聚集着第25集团军的其他几支主力部队。接下来,第25集团军将进行整编。当然,剧本不会按照最高当局设计的那样发展,因为黄浩然有他自己的安排。

“将军,咱们的船已过忠县,离重庆不远了……”

推开船舱门走进来说话的人是王家文。他已经被戴笠从军统调到了第25集团军,专职负责黄浩然的安全保卫工作。相当于接替了徐子龙之前的位置。

和黄浩然手下的老人不同,王家文不习惯称呼黄浩然为总座。这声突兀的“将军”,总是让人觉得,王家文还把自己当做客人,没有融入第25集团军这个整体。

快到重庆了,按理说黄宅已经搬到重庆,黄浩然这次赴重庆养伤等于是回家,但他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重庆黄宅传来消息,孟施晴经过治疗已经基本康复,但身上却留下了几处伤疤。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尤其是性格内向,喜欢追求完美的孟施晴,应该很难接受这一事实,黄浩然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做,才能给她安慰。

孟施晴在黄家过了这么多年不明不白的日子,始终没有得到名分,现在又挨了日本人的炮弹留下了伤疤。而且她送到青石镇的玉佩还挡下了日本人射来的子弹,救了黄浩然的命。

这样的大恩,就像戏文中说的那样,黄浩然除了“以身相许”,还能有别的选择吗?

可实际上,黄浩然却不可能迎娶孟施晴。因为在最高当局和夫人的安排中,黄浩然的伴侣将是四川军阀杨森的女儿杨文娜。

对一个刚刚伤愈等了自己多年的女子说要抛弃她娶别人,这事怎么想都不地道!

黄浩然亏欠孟施晴的已经太多,以至于现在他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这个女人……

这也是黄浩然选择慢悠悠坐船走水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心烦啊……国事家事天下事,就没有一样是容易的!

所以自打从汉口登船,黄浩然一路上都是愁眉紧锁。

除了给孟施晴个交代,王浩然此行还有另外一种目的,那就是他打算去自己的地盘宜宾五县走一趟。

最高当局能将重庆建设成他的大后方,黄浩源也要将宜宾五县建成自己的大后方。先前派去接收的部下已经在宜宾工作了段时间。黄浩然中毒昏迷后,范介又往宜宾派了批人,看来他也是存了将宜宾五县经营成堡垒地盘的心思。

一路从淞沪打到武汉,黄浩然的小集团,实在是太需要一个扎根的地方,一处休养生息的所在。

“长沙方面,有武汉会战最新的消息发来吗?”

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时间。黄浩然现在非常关心最高当局和薛岳、小诸葛、陈辞修的表现,关系到他的部队能在长沙休整多久。

败是一定会败的,但希望不要败的太快,最好是能让日本人的损失再扩大一些。

对于日本国内的实际情况,黄浩然是了解的。近卫内阁已经将除近卫师团以外所有的常备陆军都派到了中国战场,天皇已经下令组建新的师团。

武汉会战落幕之后,中日双方将进入一段相当长的相持期。

甚至很有可能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不会发生大规模的会战。

这便是武汉会战的意义所在,日本人从1937年7月7日展开的凌厉攻势到此为止,彻底画上了句号。

接下来,就要比拼双方的耐力。

“范参谋长之前来过一封电报,说华中派遣军方面报复的动作来得很快。畑俊六从上海调来一个新的陆军师团向江防军发起猛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