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 (第1/4页)

不得不说,有些时候若是自家父亲不讨好了,也会连累到自己身上,单看梁文栋这般就知道了。

只不过婵衣猜想,按照皇上点了二哥做探花郎的举动来看,说不准也有补偿父亲的意思在里头,毕竟父亲一直偷偷养着楚少渊,前一世的父亲这个时候已经官至三品了,如今却还在四品官上头晃悠,虽说里头有些意外,但这么多年来的功劳还是在的。

而夏明彻中得探花郎,最为高兴的还是谢氏,她如今是见人就带三分笑意,平常带着些清苦的眉间也因这几日连番而来的好消息,渐渐松动了眉目,整个人越发的精神十足。

夏老夫人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接连几日在府里大办宴席,宴请宾客跟亲朋好友。

谢霏云跟着乔氏一同来夏府道喜,趁几个长辈在花厅闲聊,谢霏云悄悄拉过婵衣,将自个儿手中的点心匣子递给她,低声道:“喏,你上回来家里,没吃一块松仁糖就走了,这个是我特意做给你吃的。”

婵衣忙接过来道谢,那几日她委实没有心情,才会冷落了谢霏云,好在谢霏云从小跟她一同长大,也不在意她的这些小情绪。

谢霏云忍不住叨叨:“真是忙疯了,自从大哥跟三哥自从中了进士以来,家里基本上每天都有客人,原本按常理来说,庶吉士一般都是要留在翰林院观政的,也不知皇上怎么想的,把两个哥哥的差事一个派到了湖广,一个派到了云州,云州还好些,离着近,若有什么消息,咱们也能顾及的到,可湖广就有些远了,还要坐船过去,我爹就是外放到了沿海的地方,没想到我大哥如今也被外放到了有水的地方,这简直就是跟水过不去嘛!”

谢霏云絮絮叨叨的样子,让婵衣看了忍不住想笑,前一世她不也是跟着朱璗一直在有水的地方任职的么?也没见她给她写的信里头有诸多不满,怎么这一世反倒有这么大的怨气。

她轻声安抚谢霏云:“你也别抱怨,外放的官员若是做的好出了政绩,那再调回来做堂官还不是容易的很?尤其是翩云大哥这样文武双全,又曾跟着大舅舅一同在任上待过的人,将他放到湖广,那还不是物尽其用么?”

谢霏云听她这么说,扑哧一笑,道:“你还安慰我,彻哥儿这个探花郎原本也应该留在翰林院做编修的,皇上却将他外放到了泉州,你就不怕以后他入不了阁?”

说到这里,婵衣倒是微微一笑,轻声道:“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想必皇上也会事后补偿才是,况且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是前朝的规矩,我们朝的兵部尚书沈葳,他就没有在翰林院任职过,还不是照样稳稳当当的入了内阁?”

……

【看有菇凉留言说,小意老写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其实都是有深意的,不是随便乱添戏,往后都会有用处的,其实写那些不擅长的情节很耗费脑子,不如写家长里短来的轻松,如果不必要小意也懒得动脑子写呢,总之大家看下去就知道了。】

消息

话虽如此,但自从开国以来,也就只有一个沈葳是未入翰林就入了内阁的,其他的阁老们都或多或少在翰林院待过几年,可皇命难为,如今又确实正值用人之际,新一批的进士大都外放了出去,留在翰林院的反倒没有多少。

只不过这些事情她们操心也没用,一切还是要看圣意。

谢霏云跟婵衣说了会儿闲话,想到什么,凑近她悄声道:“定国侯的妹妹跟璗表哥定亲了,过些日子两家就要过庚帖了,看表舅母的意思是今年就想让璗表哥跟王琳完婚呢……”

婵衣忙去看谢霏云,瞧见她脸上坦坦荡荡的模样,心中微定。

看谢霏云的神情,应只当是将朱璗当成表哥来看待的,她提起的心放了一半下去,只要谢霏云没有将朱璗放在心里,那往后遇上合适的人,也未必就比前世更差才是,看看二哥就知道了,他前世三年后才中得探花,而这一世却是提前了三年,有时候变故未必都是坏的。

婵衣在心中安慰了自己半天,又轻声问道:“那璧表哥的婚事定下了么?按理说璧表哥跟璗表哥是双生子,两人又是一般大的年纪,一个是状元一个是榜眼,难道璧表哥的婚事表舅母不急么?”

谢霏云冲她挤了挤眼睛,语气促狭:“璧表哥的婚事表舅母早就看好了,可惜人家家里的小娘子还没及笄,只好先放放了。”

话说的有深意,婵衣忍不住皱眉,轻声道:“你别瞎说,八字还没一撇呢。”

谢霏云轻轻打了她的胳膊一下,“什么还没一撇,你没瞧出来这些日子朱家跟你们家走的这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