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平白无故的……打人?

忽的,韩愈低笑一声:“我看他们不顺眼。”

师说:“……”

那天,韩愈送师说回了前院,两人道了别,各自离开。

直到师说的背影消失,韩愈仍旧站在原地。

那天,他站了很久,久到夜幕低垂,东南风起。

那晚,师说失眠了。

她在想他。

**

白天,他低低的说了句。

他说:“就算打的爬不起来我也不会让他们碰你一下。”

**

高三那年,文理分科。

他们几个人里,只有封笔和师说读了文科。

理科楼和文科楼隔了一栋楼,高三了,大家都忙着背水一战,苏莟很少过来找她们。

听她说,韩愈已经被保送清华。

只听说,他经常参加各种大小竞赛,有一大半的时间都在训练营。

而他们,也许久未见。

那天,天气很晴朗,师说在看书,封笔凑过来,“在看什么?”

师说将书合上,给她看了看封面,“浮士德。”

“怎么突然想起来看这个?”

师说想了想,“歌德写这本书用了64年,我想知道他都写了什么?”

“嗯,写了什么?”封笔拿过师说手里的书翻着看。

“一个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故事。”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多伟大的一个人。

用了一辈子去完成了一个坚定信念追求真理的故事。

封笔翻了几页,突然想起了什么,问:“师说,你的理想是什么?”

她的理想么?

有时候,她会觉得生活很累很艰难。

就算平时再淡然的若无其事,却仍然会在某一个夜里心痛的百转千回。

“我……就想简简单单的生活。”

“好现实啊。”封笔叹气,“师说,我一直觉得你是个很有思想的女孩子。”

师说配合的歪头一笑,“怎么,对我的回答很失望?”

封笔狠狠的点头,“不是‘很’,是非常特别的失望。”

“没办法啊,我就这么点理想。”师说耸肩,却觉得嘴角涩涩的。

师说还记得刚认识封笔,女孩子很热切的告诉她自己想做一个记者。

她是那么的青春活泼,朝气蓬勃。

师说总是忍不住想靠近她的温暖,她的阳光,她和苏莟是一样的人。

高三最黑暗的日子里,一切都风平浪静。

师说每天除了看书还是看书,偶尔会偏过脑袋看看窗外的蓝天白云,听着微风拂过耳畔,还有各种嬉笑怒骂的声音。

文科班女生颇多,似乎总是这么枯燥,女孩子的谈资大都是学校的风云人物。

听说韩愈交了新女朋友。

她曾经在路上见过他和身边的女孩子一起走着,两人进了学校长街外头的肯德基,他很绅士的给他的女朋友打开门,然后再走进去,脸色淡淡的,却是阳光下不容忽视的温暖。

那年,陈奕迅出了新专辑。

下午休息时间,学校的广播里会放他的《十年》。

师说记得里头的每一句歌词,心总会涩涩的疼。

她想,他们所有的过往都是昙花一现。

再遇见,也只不过是久别重逢。

学校的三模过后,师说的成绩一直很稳定,如果没有意外,会很顺利的进入名牌大学。

已是来年五月中旬,距离高考还有29天。

那日,老高上完课,利用距离下课的一分钟时间宣布学校要举行毕业晚会。

文科班卧虎藏龙,好几个女生当堂自荐。

封笔戳了戳师说的胳膊,“你怎么也不上啊?”

师说白了她一眼,“那你怎么不上啊姑娘?”

“……我没才艺啊,你有。”

“什么?”

“钢琴啊,苏莟说过的,还是八级。”

“我怎么不知道?”

“你少来。”

“你看我像是会弹钢琴的么?”

“像。”

“你见过?”

“……没。”

师说笑了笑,“苏莟和你玩笑你也信,虽然我不会弹钢琴,不过我确实会弹一样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