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 (第1/4页)

�嘶岬闹ぜ�褂新穑俊�

白崇禧摇摇头,说他并无证件。蒋介石又勉励道:

“孙总理已不幸去世了,我们活着的人要继承总理之遗志,将国民革命推向前进。”

白崇禧也趁机拍了蒋介石一句:“这就要看介公的啦!”

蒋介石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似乎白崇禧这句话使他感受到了肩头国民革命担子之祝重,他说道:

“两广已经统一,革命已有了一块巩固的根据地,这个,很好!下一步就是要出师北伐了,不知健生兄对北伐军事有何高见?”

北伐秘密会议是黄绍竑出席的,对会议情况白崇禧听黄绍竑说过,他平时留心时局,因此,蒋介石问起,便侃侃而谈:

“两广统一,内患肃清,目下直、奉军阀正与冯玉祥之国民军在北方大战。奉张军出山海关,占秦皇岛,兵锋直指京畿。湖北方向,吴佩孚坐镇查家墩司令部,以寇英杰为总司令,率直军北上,攻开封、克郑州,进抵石家庄。冯军已退守南口。奉、直各军主力均被吸引在京畿一带。我们此时出师北伐,便可乘虚而占武汉三镇。”

白崇禧又把他那套进军武汉,师“洪、杨”之技顺流东下直取南京的策略向蒋介石吹嘘了一遍,蒋介石沉吟半晌,才说道:

“关于北伐之战略,我与鲍顾问,加仑将军和李任潮等已研究过,只是万事俱备,尚欠东风。”

白崇禧双眼一亮,赶忙抓住这个机会,他立即接过蒋介石的话柄,现出几分孔明的面目来,笑道:

“我上一趟衡山,为介公借三天三夜的东风,如何?”

蒋介石不由暗吃一惊,心想这小诸葛还真有点名不虚传,一下便窥到了他心中的症结。原来,蒋介石开过北伐秘密会议之后,在出师问题上碰到了一个难题,便是如何策动湖南的唐生智加入革命,以扫清北伐军进入湖南的障碍。那唐生智本是湖南省长赵恒惕手下的师长,驻军湘南,由于控制水口山的锌矿,并兼着湘南督办,颇有实力,亦颇有野心,每想取赵恒惕而代之,但又惧怕驻军岳州的吴佩孚出兵干涉。为了向国民政府拉关系,唐生智曾将其弟生明送往黄埔军校学习。但国民政府派人去和他商谈,要他就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时,他又徘徊观望,态度不明,蒋介石说的只欠东风,便是指此而言。他见白崇禧自荐要去湖南借“东风”,脸上显出一丝令人难以捉摸的微笑,问道:

“健生兄欲去湖南说唐孟潇①加入革命,可有把握?”

①唐生智字孟潇。

白崇禧道:“唐孟潇早存驱赵之心,我去湖南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他出兵攻占长沙。唐逐赵成功之后,吴佩孚必以犯上罪出师讨唐,由岳州南下,唐生智难敌吴军,是时必将向两广乞援,到了那时他非出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不可,介公正好借此机会,以唐生智为前锋,出师北伐,吴军主力尚在北方,我军攻夺武汉三镇易如反掌。”

蒋介石也不得不佩服白崇禧这一着棋,但又问道:

“何能说动唐孟潇出兵驱赵?”

白崇禧那孔明的面目显得更为真切,他神秘地笑道:

“我这里还放着一个蒋干哩!”

“谁?”蒋介石不明白白崇禧指的是谁。

“赵恒惕的代表叶琪到广西访问,欲与我们拉关系,我把他拉到广州来了。叶君是广西人,又与我和季宽是保定军校的同学,友谊甚笃,我们已说动了他加入革命。只须在广州的报纸上披露叶君已作了唐孟潇的代表,为唐商谈请两广出兵援唐驱赵。目下赵恒惕正在提防唐孟潇不轨,以有收回水口山矿务和提高省长职权之议,今见叶琪如此举动,他不得不向唐孟潇施加压力。在此情况下,我再到湖南唐孟潇那里陈说利害,并请李德公派一旅精兵进抵桂北之黄沙河,以壮唐孟潇驱赵之举,不怕他唐孟潇不动心,不下手!”

蒋介石终于舒了一口气,亲密地拍着白崇禧的肩膀,连说:

“很好,很好里我就等着你的东风了!”

第三十二回 北伐兴师 蒋介石筹组司令部 桂军整编 俞作柏含恨失兵权

蒋介石在办公室里踱着步子,等候着白崇禧到来。他仍是戎装打扮,只是没有戴军帽,露着一个光秃秃的头。他那头也和一般的秃头不同,一般人头秃了,总还带着些疏稀的毛发,难免不使人感到有几分滑稽可笑。虽然一些老学者、老教授秃了顶。使人感到庄重可敬,但那到底是极少数。蒋介石的头秃得没有一根毛发,他既不使人感到庄重可敬,也不使人感到滑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