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 (第1/4页)

,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意象壮阔,意蕴丰富。一个‘山’字,既可以指一座山,也可以指无数座山,由一个意境翻出一个新的意境,诗意在跌宕中推进,感情也波澜起伏,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信念,表达了一个哲理………………”听到系统提示后,他马上开始照搬起来了。虽然好像还是和内测的时候一样什么都是系统提示,但是这次的系统提示只不过是提示他李老师所提的问题是在他的记忆区那个位置,因为他现在是第一次使用这个系统,有点不习惯而已。所以系统才会出来提示,就和新手帮助差不多的概念。

不过,当他在照着这首诗念的时候,这首他根本就没有看过,就连刚刚李老师讲课他都是大小差在听系统提示的诗句,居然跟着他嘴上解说的速度和节奏从他的脑海中划过。每出现一句,他都好像整个人陷入这首诗的意境之中。感受着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的那种心情,如果这还不叫懂了的话,他实在是不知道什么叫懂了!

“嗯!不错!”李老师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继续的问道:“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想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隐秘’。”他马上用最快的速度回答这李老师的问题,是那么的自然,完全不加思考!

“再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李老师又问了一个问题。

“这是拟人手法。‘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越说,王伟他是越有自信了,脸上也慢慢的浮现出只有真正的尖子班的天才才有的那种高傲的神情。虽然只是初一的课本,但是他相信,只要给他时间,只要这个老师愿意教!北京大学!不是梦想!

“好!很好!那么给‘我的幻想打个零分’这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现在的李老师算是满意到心里去了,如果以眼前所见到的接受能力来说,至少他将来及格是绝对没有问题,不会对自己的前途太过影响,但是他得辛苦一段时间。

“‘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王伟他马上开始滔滔不绝的回答起来。

“那这个…………”李老师也同样对着他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问了起来。

1个小时后!终于!这第一课的问题,李老师已经问无可问了。他看着眼前的这个本来应该属于是‘文盲’的‘垃圾’,心里是越看越惋惜!如此聪明的一个孩子,如果从小就好好读书,那么现在应该是怎么样的一个成绩啊?

“来!我们上第二课!”他什么话都不说了,拿起课本就开始给他上第二课。在他的心中,现在已经不在想自己的前途的问题。毕竟当了那么多年的老师,基本的师德还是有的。看见一个这么好的读书材料就这么给荒废了,还是要在他的手中荒废一年,这比要他死还要难受,所以他在心里默默的告诫自己,不管多么辛苦,一定要将他培养出来,虽然他的起步实在太晚了。但是这个天分可以弥补一点,再加上他勤奋一点,自己辛苦一点。混个优秀绝对没有问题。

“嗯!我们上第二课!”听到他终于要开始给自己上课了,王伟马上兴奋起来。刚刚那么努力的回答问题,为的就是能快点上课,他现在看着那书桌上的课本不但不嫌它多,就嫌它太少了!这能加几点属性?顶多也就几百点什么交涉能力,然后几百点什么逻辑能力之类的,哪里够?起码要几亿点,或者几十亿点那才勉强够塞牙缝啊!

不过接下来的课程里面,李老师就发现,他错了!真的错了!彻彻底底的错了!这哪是什么天才?神才?呸!哪里够资格来形容啊?什么过目不忘!什么举一反三!什么…………反正一句话,简直就和科幻电影上面的那个最牛逼的人工智能差不多!不管什么问题,只要他说一次,绝对不要他说第二次!理解的比他的备课本上还要透彻,就连他不知道的,都能讲得头头是道,搞得他现在都快要嫉妒起来了。

“系统提示:您以完全接受初一语文课本的知识!由于接受度完整,系统奖励您悟性加1点。请再接再厉!”

“不是吧?才一本课本就奖励1点悟性?那整个初中会是多少?”王伟听到这样的系统提示,整个人已经激动得无法言喻了。

“嗯,那今天就讲到这里吧!”李老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