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1/4页)

一张卫星地图映在屏幕上,一根手指按在敌方驻扎的雪伦山南麓D137至C235区域:“一个加强师,火力固然强悍,入侵却嫌不足,因此他们进驻我国境内的意义是什么,我们的敌人到底在想什么?”

彭耀不等任何人回答,手指沿地图向北一划:“D137至C235区域背靠雪伦山,东临午澜川,地势上极难攻克,最重要的是,控制了这个地区,就控制了整个东部地区最重要的174号和177号公路,300公里之内,没有第三条可以使用现代交通工具通行的道路。如果纳斯军方的目的是在这两条公路之间修建永固工事进行实质占领的话,这个钉子一样钉进我国境内的加强师的使命,就非常容易理解了。今天早晨,结合森林边防警察和狼牙侦察连发回的情报,我几乎可以确定,纳斯军方横贯雪伦山区的补给线已经初步完成。”

包括林砚臣任海鹏等人,脸色

都微微一变,彭耀双手交叠着放在桌子上,看着指挥台上庞大的沙盘一字一句地说:“三倍于敌军的兵力,就是为了彻底地粉碎所有不合时宜的野望,这也就是我军此次行动的终极目标,请诸位谨记勿望。”

以三位师长为首的众将校立刻起身敬礼答应,彭耀从容还礼,做手势请大家坐下,然后走到沙盘旁边,接着说:“据目前情报,我国境内的敌方补给中心驻军约两个团,是否属于这边的加强师统领尚不清楚,不过有一点相当有趣……”他说着转了一下鼠标滚轮,成倍的放大了那张卫星地形图,饶有兴致地指了指若干几乎看不清楚的小白点,接着说,“一开始我不能理解这是什么,后来明白了,纳斯果然是狼子野心,这是小型信号塔——可笑么,他们居然在我国境内,布设永固通讯设备,现在补给师、加强师之间以及他们与国内指挥部之间的通讯几乎已经摆脱了对应急通讯车的依赖。这点也请诸位牢牢记住。”

彭耀有些说渴了,他灌了一大口浓茶进去,然后清清嗓子接着说:“基本情况相信大家都明白了,这场仗不好打,甚至不是像预先设想的那样快速解决战斗,但是也并不需要担心,考虑到山区多变的气候,我已经请后勤部门调配了足够的冬装和高热量的补给,这点请一定要有信心。”

林砚臣和苏朝宇交换了一个默契的眼神,他们不得不佩服江扬对彭耀的了解和相信,这个比在座的任何人都年轻的师长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大量而缜密的工作,无论是宏观战略还是补给细节都一一照应,因而让所率诸部由衷地产生敬佩,同时也获得了胜利和生还的信心。

彭耀调兵:“陈准将,我命令你率麾下将兵迅速突进敌军主力驻扎的D137区域,执行牵制威慑任务,不必殊死战斗,以保持战斗力牵制敌方注意力为第一要务,暂时性的退却和迂回都是被允许的。”

陈书强准将不过三十几岁,很瘦,戴一副无框眼镜,看上去很难想象他竟然出身作风最为彪悍的狼牙特种突击师,他站起来的时候像一杆枪,敬礼回答:“长官放心,下官定不辱命。”说完立刻转身离开,步伐如同疾风,身后的副手参谋等人也一样。

彭耀点头,接着对任海鹏吩咐:“任上校,我命令你暂时驻留指挥部后方临时飞行基地,从现在开始,每天持续无规律派遣无人侦察机和武装侦察机侵扰调查两条公路的运输状况,适时进行武装袭击,但是不要命中目标。”

任海鹏愣了一下,前面的命令倒是非常合理,空战大队无论在任何战场上都是最宝贵的力量,留到关键时刻无可厚非,但是

“不要命中目标”实在是太奇怪了。

彭耀一笑,接着说:“我希望敌方看到装备老旧、实战水准平庸的部队,对于任上校来说,确实是委屈了,请放心,后面的战局里,一定有您大展身手的机会。”

任海鹏搓搓手指,马马虎虎地敬了个礼,带副手参谋离开:“这个没演过,不过一定保证完成任务。”他说着站起来,揉了揉放在桌子上的软帽,一面往外走一面回头对彭耀眨了眨眼睛:“小长官,您跟看上去的不一样,真的。”

彭耀反倒很认真地回礼:“辛苦了,一切拜托。”

任海鹏领命离去以后,临时指挥部里只剩林砚臣、苏朝宇、徐雅慧及狼牙的正副参谋长。

彭耀的目光终于转向林砚臣:“林上校,我先要向你借调一些精锐,要求是精通山地越野、生存能力和综合作战能力都极强的士兵,由苏朝宇中校负责挑选和统领,没问题吧?”

林砚臣当然回答职责所在,都听彭师调配,彭耀点头,然后对苏朝宇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