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卜覆蛔诺秸舛�慕家傲肜刺�曳匣啊!�

他说完快速将众人扫视一遍,察觉又多了好几张生面孔,暗自窃喜,心想照此进度,不用讲满月底就可筹足银子。到时便去京城改住上档次的客栈,也要置办身像样的衣服,才好登门自荐。

他眼下住的地方距离京城有一天时间的脚程,实在远了些。春闱将至,各处客栈酒肆爆满,且价格高于平时数倍。多数考生是与路人合宿,或是节省开支或因无房可住。也都精打细算,各个皆以殿试为最终目标,勒紧裤腰带等着出头。

是以春节过后京城街头突现了许多贩卖字画的书生,也不失为一道风景。

王登科寒窗苦读几年,去年总算过了秋闱,原以为就可大展宏图,不料到了京城才知吃住如此昂贵。他亦自喻清高,连街边卖字作画都是瞧不起的,啃了多日馒头,后知后觉发现不吃不喝也活不到会试,这才放□段讲评书。

他和客栈掌柜商量,每日午后讲一场,五五分。耳熟能详的大侠事迹他不讲,他似乎有特别的门道,连着说了小半月全是鲜有人知的江湖轶事。

只不过大家都是文化人,不像往常听书的粗人那样容易糊弄……

“王登科,你每天故意拖着故事进度,不就是想多赚几个钱嘛!”

“还是说你后面的故事还没编好呢?”

“明天还要是这样,我们可就再不来了!”

“就是,要我来讲这故事,也能讲得比他好。”

本来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贤人,个个井民似的抱怨诸多不满,王登科也不予以反驳,因他晓得这群人会耐不住好奇急切想知道后面的故事,明日必定再来。等众人三三两两走后,角落里出来个年轻男子,对王登科道:“王贤弟。”

王登科见了笑道:“周大夫,今天没出去摆摊儿?来坐。”

周大夫道:“本来要去的,突然想听听你说书。”

“您要想听,我晚上关了门单独给您讲。”

两人住同一间客房,王登科家境贫困,睡的地铺。

“没关系,我和他们一起听了,夜里你也有时间看书。”

“您甭客气了,我也磨不烂嘴皮。”

王登科说的不是客套话。这周大夫说是大夫,其实也是来赶考的。寡言少语,除了王登科几乎只和店小二说话。学过医,午后会去前面集镇当一会儿江湖郎中,晚饭前回来。他看王登科手头拮据,常以“下午多把了几个脉”为由请王登科吃饭。晚间无事,油灯也尽让给王登科用。他自己有几本书,想看就靠过来随便翻翻,都是医书。笔帘很少打开,毛笔全干了。他总是什么也不做,面前摆一个浅绿色的砚滴对着看,干坐到子夜,也不知在想什么。

京城冬季气候阴冷,此客栈位于两山相连的山沟处,湿气重,木料受潮,阴面多现苔藓。夜间山里走一趟都能沾惹满身雾水。客栈又简陋至极,只要一吹妖风榫卯就吱呀作响。能坚持屹立不倒真是万千中的奇迹。

王登科虽不会趋炎附势,眼睛不瞎。周大夫没有穿金戴银,说话行事自有一派气度。出手大方,有时会从外面捎上好的烧酒回来,点最鲜嫩的鱼肉与王登科同吃。席间还要谈天说地,像是多年好友。他不故意表露有多少见闻,但三两句便引经据典,见识独道,王登科惊讶之余亦感受益匪浅。

王登科想着要不是周大夫解释进京太晚没找到落脚地,他这类人物哪会在偏远的山沟里和自己挤着住。当下接济,对周大夫是不足挂齿,对王登科无疑乃雪中送炭。他心里明白,着实感激,周大夫想听自己说书,开三天专场都是可以的。

周大夫问:“王贤弟,你今天这故事是自己编的?我听着有趣。”

“不是编的,确有其事。”

“那是你的亲身经历了?”

王登科怕最后的谋生手段被听了底细,咳嗽下,两人进屋密谈。

他道:“是我进京的路上道听途说的,但也不全是一个故事里的。评书嘛,得博点儿彩。”

“你知道那个使暗器的白衣人详情吗?”

“听说是不得了的高手,年纪小,喜欢穿白衣。我听了好几个人描述他,不全是我讲的那样儿。”

“说详细点。”

“出手狠辣,绝。我今天讲的是一个侠客告诉我的,他说他当时就在现场,双头蛇和道士打起来时根本没人注意那个白衣人,好像是双头蛇出招的时候把血溅到了白衣人的桌上,把菜坏了,他才气得出手杀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