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最后。

听说皇上致书源军,表达遣使出城议和之意。

至此,源军停止了进攻,一切暂时安定了下来。

唯有城中的那些寺庙,传来阵阵梵唱,为国家超度着忠魂。

作者有话要说:

☆、六、铁骑长驱踏雄关

八百里加急的军报,一路奔驰向北。

数日后,复又疾驰向南。

颜启昊接到圣旨,便点起三千骑兵,即刻开拔,直驱大梁。

沿途穿州过县,绝不停留,也并未遇到任何阻拦。因为赵肃宗一意求和,各地节度接到敕令,均据守城中不出。

三千铁骑,人如虎,马如龙,如狂风卷过。

一众如铁打铜铸的彪悍男儿中间,却有一个一身白衣,玉雪可爱的小孩儿。他坐在颜启昊的鞍前,偎在颜启昊怀里,穿一雪青色的兔皮轻裘,虽然白狐皮的帽子将脑袋遮得严严实实,却还是小脸冻得通红。

“冷吗?若冷,就坐到父王后面。”

“不冷!我要看着前面的路。”天寒地冻,快马疾驰,劲风割面,小孩儿被风吹得几乎睁不开眼睛,话音飘在呼啸的风声里,似乎也被吹得断断续续。

颜启昊一笑,这孩子自小便体弱畏寒,之前一路南行,都是坐在车里,此时急行军,不放心单独把他丢在后军中,便带了他出来。本来还担心他吃不得苦,现在看来,倒是多虑了。

“我们这是去哪儿?”

“去赵国国都大梁。”

“大梁?娘说过,外祖母便是大梁人,是赵国的郡主。”

“是。她和亲到室韦,生下了你母亲,你母亲又和亲到了源国,生下了你。”

“和亲?和亲是什么?为什么要和亲?”

“和亲就是……”颜启昊略沉吟了片刻,斟酌着措辞,“就是两个国家表示友好,便把公主或者郡主嫁到另外一个国家的皇室中。”

“哦……”小孩儿皱着眉头,似乎在认真的思考,“那赵国和我们不友好吗?我们为什么要打他们?”

颜启昊摇摇头,满脸为难,这个……太复杂了,要怎么跟七岁的小孩儿解释清楚?他皱着眉头想了很久,才开口说道:“当年,赵国被西夏进攻,北方的大片土地都被西夏占去了,赵国打不过西夏,便来向我们求援,事先说好,两家联盟,谁从西夏人手中抢回来的土地,便归谁所有,所以,我们就占了燕京城和周边的十几个州县。但是赵国人背信弃义,总想夺回这些土地,所以我们便只能打他们了。”这些,都是实话,但忽略了很多史实。只是把历史中的几个小点,连成了一线。

“如果赵国送公主或郡主来我国和亲,就不用打仗了,是吗?”

“哈哈!”颜启昊笑道,“现在可不能那么便宜他们了,咱们已经包围了他们的国都,他们想要和谈,就要多付出些代价。” 颜启昊边说,边回想着圣旨的内容,其一,让赵国对源国俯首称臣、缴纳岁币;其二、将赵国所有的宗室虏回源国、另立儿皇帝;其三,把大梁城搬空,除了房舍,所有的一切,都作为战利带回源国。皇上的想法,果然出人意表。

“我们就是去和谈的吗?”

“是啊。”

“嗯!”那小孩儿用力点点头,“和谈好,不要打仗。”

“为什么?”

“我不喜欢打仗。”

颜启昊皱起了眉头,自己半生戎马,用兵如神,自己最钟爱的儿子,竟然不喜欢打仗?

“为什么不喜欢打仗?”颜启昊的语气,不知不觉严厉起来。

那小孩儿浑然不觉,只是喃喃地说着,“打仗不好,会死人……人死了,就再也见不到了,像娘和大哥一样,再也见不到了……”说到最后,语声中带了些哽咽。

颜启昊心中一软,左手放开缰绳,用力把那小孩儿往怀里一拥,“音儿……”想说些安慰的话,却又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一时竟滞住了。

这孩子,正是颜启昊的第三子,颜音。

像是心有灵犀似的,颜音竟然点了点头,说道:“没关系……我还有爹爹……”

颜启昊手臂用力,紧紧搂住了怀里的小孩儿。

“能不去皇宫么?我想和爹爹在一起。” 颜音小心的,试探的问道。

颜启昊长出了一口气,那怎么行。当年自己和皇上同时爱上了他的母亲,室韦国留国公主盈歌,自己赢得了美人归。如今,盈歌去了,皇上要跟自己抢儿子了。说自己正妃早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