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1/4页)

喝点儿这个也是好的,那戴神医说了,这药只要是外伤,都可以服用的,倒不需要单独看脉呢。”

“是父王让你送过来的?”

阿古一怔,随即顺口答道,“啊……是啊。”

“父王出城了?”颜音一把抓住阿古的手,有些急切。

“嗯……倒没有,只是托人带了话。”阿古有些吞吞吐吐。

“父王说了什么?”

“只说让我好好照顾你……”

颜音的脸上,掠过一丝失望,顺从的接过药碗,皱了皱眉,便大口大口的饮下了那浓褐色的药汁。

“要糖么?”阿古张开手,手里托着几粒狮子糖。

“不要。”颜音摇头,又想起和蒲罕一起,买下的那一大包糖,带在蒲罕身上,如今,该已经随着他的身子化成飞灰了吧……

“你不要我可吃了哈!这几块糖还是打着你的名头,从崇王那里弄来的呢!”阿古也没等颜音答话,便拈起一块糖丢进了嘴里。

“我以后,永远不再吃糖了。”颜音淡淡说道。看到糖,就想起蒲罕,就觉得有块东西堵在胸口,吞不下,也吐不出。

颜启昊一时冲动,将赵肃宗康衍掳出城外。冷静下来之后,便觉得有些心虚,擒虎容易纵虎难,这件事,该如何善后?他此刻站在崇王大帐中,倒有点局促不安,像是又回到了第一次上战场的少年时,也是这样局促不安的等待叔王的教训。

门帘一挑,崇王颜鲁虎带着一身薄雪走了进来。

“叔王,怎样了?”颜启昊快速行了个单膝跪礼,迎了上去。

“妥了。”颜鲁虎手一扬,递给颜启昊一个札子。

颜启昊展开一看,却是赵肃宗康衍的手书,盖着印玺,内容是劝谕河北河东守臣交割城池的,“谕河东河北守臣,大源元帅领兵来,不可失信,欲尽割河北、河东,永图结好。大源重兵皆不下城,犹守候交割抚定了,而后收敛。今闻某州某守未降,盖谓勤王保卫社稷,不愿归属分界。但大源尚在城上,若更坚守,别有施行,则汝之忠勤,反为宗社之祸,不如早与烧毁楼橹,开门出降抚定,除本土人民外,原系河南百姓、官兵、客旅,元许放还,则公私各得其所。再念,京师不能保,若汝依前不顺,岂止宗社无所裨益,在汝亦必不保,谨无执迷,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颜启昊看过之后,略略有些怔忡,想不透那康衍为何这样配合,是因为被掳至大营吓破了胆?还是在他心目中,那些河北河东的州县城池远比不上一件瓷器重要?

作者有话要说:

☆、三十五、浴罢振衣话旧伤

“城中情况如何?”颜鲁虎问道。

“还算平顺。百姓安业,别无变乱,只是物价高涨,铺户关门,民生日益艰难。”颜启昊躬身应答。

“只要粥场还开着,只怕不会有大碍,我再让那康衍下一道敕令,要求质库当铺照常营业便是。”

“他会答应?”

“哼!只要是事涉小民生计,他不会不答应的。”颜鲁虎又问,“根括之事进展如何?”

“比预想中的还快些。除了康衍毁了汝窑瓷器之外,只翰林院舆图处被纵火毁了。”

“哼!这是怕我们拿到各州县舆图,威胁到它们那半壁江山呢!”

“是啊……可是我国地广人稀,如今吞了河北河东之地,已经够我们忙上几年了,就算原河南百姓放还赵国,目前我国汉人的人数,已经数倍于我们女直,数年之内,只怕皇上并无并吞河南之心。”

“正是,南人奸诈狡猾,斗勇我们不怕,但斗智我们是斗不过的,不如让他们自己管自己,我们只管收岁币便是,又省心,又得实惠,何乐不为?更何况南人都是软骨头,怕死好利,待我们要挥师南下之时,不怕找不到肯卖与我们情报的人,区区舆图而已,难不倒我们的。”

颜启昊点头,“王叔说得是。”

“不过那几个翰林竟然如此大胆,可不能轻易放过,总要给他们点厉害才行!”颜鲁虎愤愤。

颜启昊摇头,“翰林院舆图处一共一十三名翰林,七名内侍,已经一同葬身火海。”

颜鲁虎一呆,轻哼道,“便宜他们了……”

两个人,沉默了片刻,似乎都想不好该怎样评价此事。

颜鲁虎一笑问道,“你这么不顾前不顾后的把那康衍弄了来,想好下一步怎么办了吗?”

颜启昊尴尬一笑,“侄儿鲁莽,还请王叔指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