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 (第1/4页)

那日内侍终于来禀报,有一位官员进入公主府,请公主前厅相见。太平微微蹙眉,道:“哪个官员?”那内侍道:“他不曾通报,又身着孝服,看不出品级。只是那人年轻得紧,容貌也极俊美。”

“崔湜?”太平轻轻自语一声,武攸暨却看见她一双眸子,骤然射出如淬火宝剑一般的精光,她霍然站起身,吩咐道:“带我去见他。”崔湜身兼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三人的面首,一跃成为朝中最年轻的侍郎,在武攸暨看来,此人和皇太后手下随意哪个亲信并无区别。他虽不明白太平为何如此兴奋,但太平的眼神却让他的心莫名热切起来,他走上前一步道:“我随你去。”太平对薛崇简道:“花奴随我去即可。”薛崇简答应一声,取下架子上的佩剑悬于腰上,又弯腰将靴子中的小佩刀挪挪位置,便伴着母亲出去。

太平从武攸暨身边经过,并未看他一眼,武攸暨一颗心重又沉入了冰冷之中。

———————————————————————————我是一边更文一边更漫画的分割线

太平公主带着薛崇简来到外堂,果见崔湜立于香案边,正专心致志用铜香匙拨动博山炉中的烟灰。他修长身形挑起一身缟素,比往常绯色官服更显出清俊脱俗来。随着他手上的动作,一股熏人欲醉的香气渐渐氤氲开来,崔湜满意地闭目深深一嗅,这才抬头向太平笑道:“公主万福。臣见炉中的香灭了,心想公主这等仙人怎能无香烟供养,因此斗胆秉恭敬之心,越俎代庖,替公主点一炉龙脑。”

太平淡笑着走上前道:“崔侍郎是贵人,朝罢两袖御香,到了我这烟沉水冷桂殒兰凋的门庭,自然觉得不惯。”崔湜笑道:“桂殒兰凋,亦有再发之日。”太平听到这句话,心中突得一跳,向崔湜面上望去,见那张冠玉容颜始终含着略带妩媚的微笑,尤其一双眸子,更是荡漾着春江碧水,一眨动间,便是一阵微风浮起一波涟漪。太平心中倒是微微起了一丝赞叹:不枉了他的字。她轻笑一声,道:“崔侍郎不闻刘希夷的诗么?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崔湜淡淡一笑道:“江山万年,桃李春风,总不因人事而改。”

太平听他提到“桃李”,心中又是一动,笑道:“侍郎今日来,是与我论风月的?”崔湜笑道:“臣万死。臣今日是奉皇太后谕旨,为公主送些日常支用来。鸡豚之属已经命人牵去厨下,另有些脂粉香料绸缎衣料,是皇太后亲自挑拣与公主的,请公主过目。”他拍拍手,门外两名羽林提着一只箱子进来,薛崇简一见左边那人,险些惊呼出来,一颗心也不自禁地狂跳起来。太平公主咯咯笑道:“皇太后想得真周到,先让我阖府上下酒足饭饱,再送我一件金缕玉衣。”崔湜忙躬身道:“公主说笑了。”太平翩然转身道:“抬进来吧,总不成让我在这里试衣。”

崔湜向那两人打个手势,两人便抬着箱笼进了太平公主的内堂,武攸暨见太平带着几人进来,忙迎上来,惊道:“上官……”身着戎服的上官婉儿轻轻以指按唇,武攸暨忙掩住口,太平淡淡道:“你和大郎到门外守着。”崔湜道:“此处说话可方便?”太平冷笑道:“我这里虽是坐井观天之地,旁人却也未必进得来。”崔湜笑道:“不知天意如何?”太平笑道:“自是顺天者昌。”上官婉儿微微蹙眉:“时间紧迫,你们还有这精神。”太平笑道:“我怎知昭容不是奉皇太后之命而来?”上官婉儿轻轻叹气,走上前一步道:“若为杀你,何必要我来?”

太平望了一眼那羽林,上官婉儿轻轻点头:“我从上阳宫带回的人。”

太平的神情渐渐显出冷肃来,道:“那你为何而来?”上官婉儿道:“昨日阿韦下旨进封相王为太尉,进寿春郡王为宋王,他们奉旨入宫面圣谢恩,晚间却未曾出去。”薛崇简蓦然想起数年前,阿史那绥子对他们说:二位娘子入宫请安,却未曾出去……他浑身一阵气血翻涌,声音不禁颤抖起来:“他们怎么了!”上官婉儿道:“暂时无妨,阿韦只是将他们软禁在百福院,现在局势未稳人心不附,她还不敢动相王。否则……”她压低声音道:“她也不会留你到今日。”太平笑道:“来日阿韦子登基,崔侍郎可入控鹤监,只不知你这个先帝昭容,又该受何封赏呢?”

上官婉儿一双妙目望着太平,编贝一样的细齿咬着薄薄樱唇,她的眼神中竟有一丝痛楚,柔声道:“太平,你不信我了吗?”太平公主双目亦是微微一红,道:“我三哥是怎么死的?”上官婉儿微笑道:“问这个还有意义吗?你该明白,显虽庸懦无用,但我们都不愿他死。”太平公主微微点头:“现在你手上有何人可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