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4页)

测鄙夷。

顾秉出身寒门,冷眼蔑视都是看惯了的,故而也不觉得如何难受,只每日兢兢业业地做些案牍之事,剩下的时间都用来筹措粮草,购置战马,配备战甲。

转眼间便到了六月初,自监牢那夜,顾秉便再未见过轩辕。据周玦所说,轩辕一直都待在建章宫和赫连一道操练精心选出的北衙府军,已有近十日没有回到太极宫了。

顾秉放下笔,捏了捏胀痛的太阳穴,抬眼看向窗外赤龙般的艳阳,即使有绿荫遮挡,也让人觉得燥热无比。正是午后,蝉鸣风声让顾秉忍不住一阵阵烦躁,思绪时不时从公文中抽出,不知道飘到什么地方去。

此次人事变改,黄雍仍是中书令,与尚书左仆射周玦,刚刚擢拔的门下侍中赵子熙并为三省宰相,再加上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户部尚书顾秉,吏部尚书秦泱,可堪说是权倾朝野,只手遮天。此五人均为能吏,各有所长:黄雍三朝老臣,老谋深算;周玦心机深沉,机智善谋;赵子熙行事果断,手段狠绝;顾秉细致缜密,洞察秋毫;秦泱克己奉公,深谙法度。几人相识日久,相互配合,一时间即使轩辕不在,朝中大小事务竟也处理得按部就班,有条不紊。

“顾大人?”

顾秉醒过神来,发现竟是许久不见的安义公公,不由露出个真心的笑容来:“公公。”

安义也笑:“顾大人之前受苦了,身子可将养好了?”

顾秉摇头:“顾某不过是找了个清净地方好好休养了几日,哪里来的受苦之说?不过往日痼疾倒是去了几分,也算是因祸得福,苍天护佑吧。”

安义慈祥的老脸上露出欣慰之色:“那便好,咱家看顾大人似乎没什么特别要紧的大事,不如跟着咱家走一趟吧?”

顾秉挑眉:“陛下召我?”

安义径自走出门外:“顾大人跟来便知了。”

坐在马车上,顾秉边擦着汗,边问道:“安义公公,到底有何要事?”

安义掩好车帘,扑通一声跪在车厢内,磕头:“顾大人,算是老奴求你,别再和陛下置气了。”

顾秉听得莫名其妙,试图扶起安义:“公公说的哪里的话,君臣礼义,就算借给臣一千一万个胆子,臣也是不敢忤逆圣上的,公公这话,臣有些不明白了。”

安义不起来:“顾大人你是不知道,这一个月,陛下殚精竭虑,夙兴夜寐,几乎就没怎么休息,每日能睡两个时辰都算好的,老奴跟着陛下二十余年,看着,实在心疼。。。。。。”说着,这个年过半百权势熏天的大太监竟哭了起来,顾秉不由也是一阵心酸。

安义抹抹眼泪继续:“陛下不好好休息就算了,那日从大理寺回来就一直闷闷不乐,老奴问,他也不说,只有一日累极小憩时,问了老奴一句话。”

顾秉低头,指甲都掐进了皮肉里:“什么话?”

“陛下问,安义,你说朕该把顾秉怎么办?”

顾秉没有说话,脸色却有些发白,安义接着道:“老奴或许是多管闲事了,但陛下的心思,老奴尚且明白,顾大人应该也是知道的。陛下想见大人,却碍于种种情由,无法相见。这眼看陛下就要亲征了,别人不知道,老奴看得出来,若是出征前见不到大人,陛下恐怕是万万难以心安的,那又如何心无旁骛地去惩除国贼,匡正朝纲呢?”

顾秉沉默半晌,末了道:“我不想害了他,他是要做千古明君的。”

安义愣了下,轻轻道:“顾大人如此顾虑也是常情,但老奴斗胆问一句,那陛下所思所想,顾大人可考虑过半分?”

顾秉还未到建章,便见赫连远远迎候,看到顾秉,赫连便风风火火地纵马而来。

“勉之老弟,还没恭喜你呢,前几日还在为你担心,如今却已经是宰相了!”

顾秉赶紧下车还礼:“之前证词的事情,愚弟还未道谢。赫连兄请受顾秉一拜!”

赫连拽起他:“得了,咱哥几个就别客套来客套去的了。来,看看愚兄的北衙军!”

轩辕不惜血本私募的北衙府军果然非同一般,顾秉心中不仅暗暗折服,仅仅用了半年时间便把江湖游勇,侯府家兵,遗烈子弟编合成制,军容齐整,阵法熟稔,赫连果然不愧为将门虎子。

“如何?”赫连得意问道。

顾秉却没来得及回答,他的视线便被校场猛然的一阵喧闹吸引过去。

此时似乎是一些有品阶的贵胄子弟在比试骑射,几个少年将军锦衣貂裘,雕鞍宝马,正跃跃欲试。

有奴仆从一个硕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