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 (第1/4页)

顾秉木然地摩挲着手中的香囊,偶尔指甲划过手指,却连心脏都跟着刺痛起来。

赵子熙环顾一周,发现其余几人都不接话,便硬着头皮开口。

“我的意思是再等一等。诸位怎么看?”

黄雍老谋深算,看向秦泱:“子阑,那你觉得若是册立新君,立哪位皇子更为合适?”

秦泱似是苦恼地想了想,谨慎地开口:“这个,下官也不知道。但下官猜想,很有可能陛下亲征之前,会留下蛛丝马迹。”

赵子熙目光闪烁:“刚刚我差人去看过了,太子不在东宫。目前宫内只有皇长子和皇三子,不知诸位是否知道其他皇子的下落?”

几人面面相觑,都摇了摇头。

秦泱转头看顾秉:“太子和勉之向来亲善,四皇子的舅舅似乎在户部任职。你知道么?”他口气,并不是疑问。

顾秉抬眼看他,眼神如古井般沉寂:“秦兄,我以为此事,还是再等一等罢。第一,还没有确切的消息证实陛下已经不在了,或者北征大军已遭溃败;第二,就算陛下真的遇到什么不测,中枢五人还缺周玦周大人,而且需要和其他宗亲商讨,并不是在座诸位就可以定下的;第三,”他顿了顿,似乎是在斟酌用词,“也算是最重要的一点,若是北征大军真的出了什么问题,恐怕我们先要决定的是如何应付外敌,而不是迎立新君。”

他这一番话,也算是有理有据有节,赵子熙在心中暗暗称是,却碍于资历,不能第一个表态。

秦泱看向黄雍,黄雍也注视着他,一时间,气氛有几分诡异。

黄雍终于叹了口气:“陛下出征前,曾和老臣透过底,中枢众人中怕是有奸细。老臣虽是久久不愿相信,但为江山社稷依然还是忍痛做了一番猜测。周玦和赵子熙是老夫看着长大的,又是陛下姻亲,荣损与共。”他已有些浑浊的老眼扫过秦泱和顾秉。

“二位出身寒门,又后入东宫,并不是老夫不相信二位的为人,只是。。。。。。”

秦泱微微一笑:“下官知道,只是我二人的官阶和职权,确实惹人误会。”

黄雍看顾秉,顾秉却依然浑浑噩噩,仿佛还在梦中一般。黄雍摇摇头,继续道:“实不相瞒,老夫当时猜的是你,顾大人。”

顾秉抬眼,迎上黄雍抱歉的眼光,笑了,冷如同山中白雪,又暖如三月朝阳。

“顾秉才学鄙薄,能到今日之地位本就侥幸,黄阁老的怀疑不无道理。”

秦泱看顾秉的眼神有些复杂,仿佛在疑惑为何顾秉不为自己辩解。

赵子熙感到再无可能置身事外,不禁皱眉道:“朝廷严禁结党,可我们现在做的,和私结朋党又有什么区别?我是真的不喜欢这种事情。”

可黄雍只定定地看着他,眼中的逼迫意味不言而喻。

长叹一声,赵子熙起身,坐到顾秉身旁:“世上没有那么呕心沥血,百死不悔的奸细。”

一时间,空荡的宫室之中,四位重臣两两对坐,又成僵持之势。

顾秉心中五味杂陈,不知该为东宫诸人的猜疑辛酸,还是该为赵子熙的交浅言深而欣慰。

“朕,信顾秉。”

一个绝无可能出现的声音从门口传了过来,黄雍和赵子熙都惊慌起身,而秦泱坐在椅子上,如被惊雷劈中。

顾秉呆呆地看着轩辕,腿软得根本站不起来,更早已忘了还要起身行礼。

轩辕风尘仆仆,仍着一身戎装,连月征战,黑瘦了不少,人也略显疲态,只一双凤眼依然剪水含波,如同朗星。

他挥了挥手,便有卫士退出门去,在宫外警戒。

轩辕不急不慢地走到秦泱面前,淡淡道:“既然是突厥王子,便不用多礼了。朕受不起。”

秦泱似乎已经平复过来,缓缓起身,神情倔傲。

他默然看轩辕:“陛下知道了?想不到顾秉的消息递得那么快。”

轩辕摇摇头:“其实是朕告诉顾秉的。”

秦泱有些讥讽地笑笑,重新坐下来:“陛下鞍马劳顿,此事一时半会怕是说不完的,不如坐下慢慢说吧。”见轩辕坐下,他抿了口茶,问道:“看来咄罗徳失手了?”

轩辕笑道:“朕一开始便知道他有问题,甚至远在怀疑你之前。”

秦泱点头:“那个蠢材,想来是露出了许多破绽。那,你们又是什么时候开始怀疑到我的?”

轩辕看他,眼神悲哀:“直到勉之给朕看了你科举的考卷,朕从未对你有过任何怀疑,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