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1/4页)

杨健很喜欢父皇教他的这个小动作,用力勾住父皇的小指,大声道:“拉钩拉钩,一百年,不许变!”

杨靖将决定跟萧沧海说了,又道:“原本你的武功传自峨山老人,是这世上数一数二的功夫了,由你教导健儿最合适不过。不过你现在有了身子,峨山老人的规矩又重,朕想著还是另给健儿请个师傅好。”

萧沧海其实挺愿意让儿子学他的功夫的,可是他现在确实没什麽精力,别说有孕在身,就是没有身孕的时候,宫里上上下下那麽多事,又哪里有精力教导儿子?内心功夫这种东西可是半点疏忽不得。

他闻言笑了笑,道:“我师傅的规矩虽然重,但健儿也不是守不得。我是没精力教导他,不过师傅晚年时收了个关门弟子,当年我去松山看望师傅时曾见过一面,这些年也一直有联系,不如请他来教健儿。正好也可以教教太子,哪怕不为学武,只为防身和强身健体也成。”

杨靖大喜,拍手道:“大善。”

萧沧海第二天便给师弟送了信去。

转眼到了月底,九月三十日正是杨健的生辰。

杨靖摆了个小宴为儿子庆生。虽然比较低调,但杨健还是喜滋滋地,因为今年给他送生辰贺礼的人家明显多了。不仅康亲王庶长子、嫡子和简亲王世子等平日亲近的亲戚们送了礼物,就连定国公、威北侯等外姓王臣也送了贺礼。

杨健发了一笔小财,又收到了几样合心意的礼物,因此十分高兴。

杨靖对他一向疼爱,在後殿特意给他开了一个‘生日party’,将各家与他交好的士族子弟都请来陪他。

杨健第一次自己做主人招待朋友们,这让他觉得自己是个小大人了,头几天就开始兴致勃勃地准备宫殿的布置,又和太子商议到时怎麽招待大家。还准备了蹴鞠、投壶、和丢沙包等娱乐游戏。

太子有些羡慕。因他身份特殊,不好这般招待这些贵族子弟,因为将来他们都是他的臣下。君臣有别,太子身为储君,必须时时都要端著储君的架子,亲切可以,亲近却是不能的。

杨健过完生日,进了十月,到了下旬,松山的回信到了。

萧沧海的师弟谢如伤在峨山老人驾鹤西归後,守孝三年,便出山游历,此时正好刚回到松山不久。收到这位身份尊贵的师兄来信,他倒没有犹豫,立刻回信同意进京。只是还要收拾东西,交待些事务,因此回信说来年开春再来。

萧沧海十分高兴,与杨靖商议暂时先不告诉杨健给他找到师傅的事,等谢如伤进京後再说。

朝上关於科举制度的推行虽然有些阻塞,但盛辉帝态度强势,蔚相能力出众,因此仍算顺利地推行了下去。

十一月底的时候,各地进行了第一轮的初试,考举出为数不多的秀才,且大多仍是士族子弟。

杨靖对这个情况并不意外。因为此时读书乃是一项十分高端、且高消费的事情,大多仍被士族所垄断,寒门子弟条件不足,有能力去读书的少之又少,因此考取的人数寥寥可数。

不过这是一个好的开端。西盛末年的时候已经发明了版术印刷,但都是用於佛门经卷的印制。且因是雕刻在一整块木板上,灵活性不足,成本高昂。

杨靖前几年就让人将版术印刷的方法进行了改进,现在已有了活字印刷,且技术、性能都大大提高,成本也降低了。杨靖开创了墨香局,由礼部管理,专门印刷各类经史子集出售,以扩大读书人的读书途径,并降低他们的读书成本,再不用辛辛苦苦地去别人家借书手抄了。

这些都是推行教育的基础。

杨靖几世为人,自然对此筹备得比较完善。

作家的话:

今天累得不行,请假在家睡了一整天,终於能按时给大家更新了,呵呵呵。

再有几章沧海的小宝宝就要出世啦,大家猜是男孩还是女孩咩?嘿嘿嘿~~~~

十世轮回之沧海长歌87

87

朝上朝下都一团顺利,马上又要添丁进口,杨靖心情很好。

萧沧海这次怀胎胖得厉害,到了年底,人又横著圆了好几圈。

萧婉娘道:“记得皇後生太子时,可没有现在这般富态。我记得那时临到生产,从背後还看不出殿下身怀有孕呢,肚子都长在前面。”

萧沧海摸摸脸,叹道:“可不是麽。我也觉得最近胖了不少,走路都外八字了。坐下的时候更是吃力。”

此时他坐在椅子上,是标准的孕夫坐像,双腿外分,肚子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