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4页)

�韵镜啬碜抛约旱娜�绯ば耄�欢�恐腥疵挥腥魏我桓鋈四芎雎运�拇嬖冢��康拿扛龉僭痹谒祷笆奔负醵蓟嵬悼�馊说牧成���痪浠八低辏�巳褐斜懔⒖坛鱿至艘黄�痪�诙�牡阃犯胶椭���

“郑大人说的是,我南朝兵强马壮,何须以区区毛贼为俱!”

“老尚书此言有理,皇上无需太过挂怀!”

赵隆握着茶杯的手指动了动,脸上神情却没有变化,他眯缝着眼睛面无表情地听着这些人踊跃但不具备任何实际意义的发言,在众人渐渐安静下来之后才淡笑着朝那个老者道,“有尚书大人在,朕自然没什么是放心不下的。”

那个一直大模大样地坐在椅子上的老者正是兵部尚书郑融,他苦心筹谋多年甚至不惜将自己的亲生女儿送入深宫之中,为的就是这一日位极人臣的富贵荣华,手中牢牢握着兵部大权,头上还顶着皇太后父亲皇上亲外公的殊荣,郑老爷子如今正是志得意满目空一切的时候,听到身边这位皇帝外孙客气又恭敬的话语,他情不自禁地捻着胡须笑眯了眼。

“不过朕有点儿好奇,如今这京城之中到底还有多少兵马?”赵隆看着左手边那笑得正开心的人,以平淡的语气状似无心地抛出了自己的问题。

郑融心中正自得意,想也没想地便拍着桌子哈哈笑道,“皇上您放心,这姑苏城中有一万五千名禁军把守,就算那些刁民打到城下来也是无妨。”

赵隆点了点头,在得知城中的准确兵力后他觉得自己才终于稍微松下一口气来。不知怎地,打从一开始他就觉得这次的饥民闹事有些异乎寻常之处,但如今城中既有这一万多的守军,再加上皇宫中的上千名侍卫,要对付些流寇应该不成问题,更何况由施安带领的南朝大军也已经在回程途中,按日程来看最多再过大半个月应该就能顺利抵达,彼时他就更无需要为这些小动荡而忧心忡忡了。

在郑老爷子陶陶然地开始向皇帝炫耀起自己及京城驻军的威武形象之时,姑苏城的大街小巷之中正在飞速地流传着朝廷军队遭遇惨败的消息。与宫中那个中规中矩的普通版本不同的是,传播这个消息的市井小民们丝毫不吝于浪费自己的口水在故事中添油加醋,于是大半夜里摸黑砍人脑壳的流寇渐渐被渲染成了不惧恶势力、勇于揭竿而起反抗暴君的英雄,而朝堂中那些不赈灾只镇压的官老爷们则成了围绕在昏君左右的奸臣集团。

搭配上前些日子里朝廷向北蛮赔款求和的丢脸行径,几乎每个听到这个故事的人都会忍不住摇摇脑袋,向地上吐口唾沫星子再骂几句娘,然后巴不得这些传说中的流寇快点打进城来,替大家免了那些因为要赔款而平白多出来的各种税费。

子宁顶着沈冰弦为他做出来的丑怪样子在城中百无聊赖地转了半日,耳中听到的便尽是这些血肉横飞且夹杂着平民们对本朝高税收制度无穷怨气的口述故事。

他在城北最出名的甜品铺中喝完了一大碗杏仁酪,又让店家包起了一盒香甜的桂花糕,眼看着太阳渐渐下山日头已经不那么毒了,才对着邻桌那位眼小鼻塌耳朵大,明显是因为相貌原因把他引作了知己,拉着自己唾沫横飞地讲了大半天绯闻轶事的大叔拱拱手,捧着肚子摇摇晃晃地往城外沈冰弦的家中走去。

从在小镇中见到顾晨风那日算起,他留在这危险重重的姑苏城中已经有十几天了,除了因为每日里肆无忌惮地大吃大喝而体重激增衣带渐宽外,几乎就没有得到任何一点儿有意义的收获,然而当初是他自己在顾沈二人面前跳着脚嚷嚷着要留下来,这事似乎无论如何也怨不到别人头上,他只好把一腔悲愤都化作了食量,就连入了夜也是各种小吃轮着上,不到撑死不停嘴。

子宁走进院子的时候,沈冰弦正端着一盘热气腾腾的菜从厨房里走出来。说来也奇怪,这么个平常也话也懒得多说半句的人,居然对下厨一事无比热衷,在不需要出去唱戏的下午他总是会亲自动手烹饪各式菜肴,偏偏出品的水准还相当之不错,害得子宁食量大增,常常是在不知不觉间便又多吃了一大碗白米饭。

与子宁见了美食就丧失理智不要命死撑的作风相反,沈冰弦对自己做出来的那些菜似乎反而不太感兴趣,总是随随便便就着米饭吃上几筷子就算数。每逢子宁忘乎所以大吃特吃的时候,他总是托着下巴弯着嘴角在一旁笑得特别开心,让叶小公子在忙着埋头大嚼的空隙之间,常会忍不住生出种这人其实是在拿他当猪来养的错觉。

瞅见子宁进门,沈冰弦笑着朝他扬了扬下巴颌儿,脚步不停地仍旧往屋里去了。子宁早习惯了这种懒人的表达方式,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