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 (第1/4页)

綍F洙(车骑大将军)撤兵皇帝(李秉宪)也说是太後(崔锺显)的意思。

替李秉宪(小皇帝)背了这麽多黑锅,被满朝怨怼,这也不说了,皇帝在挑拨离间,远方不能撤回只能奋战的龙俊亨(骠骑大将军)和方旻洙(车骑大将军)会怎麽想崔锺显(太後)?刘昌贤(殿中尚书)想到这些就替崔锺显捏一把汗。

最令刘昌贤伤心的是李秉宪(小皇帝)借崔锺显下的不合理旨意太多,已经让大魏朝臣对崔锺显(太後)颇有微辞,崔锺显从前的地位正在慢慢瓦解,可以说崔锺显正在慢慢失势,李秉宪已经拿回了主导权,可是这样李秉宪还不能放过崔锺显,崔锺显还得接受他的侵犯。

刘昌贤(殿中尚书)心惊著,不安的惧怕著李秉宪是否又会侵犯崔锺显,白天光鲜的坐在高位上的崔锺显,背後有多辛酸?只有刘昌贤能理解,因为他从小就了解崔锺显的尊严与忠君爱国的抱负,却被帝君拖入万丈深渊。

帮不了崔锺显(太後),刘昌贤(殿中尚书)很自暴自弃,一筹莫展时,他倒是想到了另一个人。

班师回朝的军队今日就到达,因为伤残有些惨重,回朝的速度很慢,大概会在夜间才回得到城关。

现在自己的府邸有人监视,刘昌贤(殿中尚书)想了一下,以自己的轻功或许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出尚书府,但是需要人帮忙。

只有刘昌贤(殿中尚书)手下的高手才能在费了一番心力後避过皇帝的耳目进出尚书府(殿中尚书刘昌贤府邸),刘昌贤需要他们帮自己出门。

徐旻佑(隶属殿中尚书的禁军)是一直在刘昌贤身边待命的,刘昌贤找来他,让他悄悄带自己从後园中翻出尚书府,然後在行军必经的通道上等人。

到半夜时分才听到大量脚步声和马蹄声,刘昌贤(殿中尚书)在草丛探出头,最前方领军的是龙俊亨(骠骑大将军),精神不济,一看就很劳累。

没和方旻洙(车骑大将军)一起?这到好办,刘昌贤(殿中尚书)踏著带露的草丛在树林中迅速往後方走,一旁的徐旻佑(隶属殿中尚书的禁军)不知道他要干嘛,只有跟上。

走出前面一点,刘昌贤看到驱马朝前的方旻洙(车骑大将军),一急之下捡了石头就又准又狠的往马头上打去。

相隔不近,可一下子散发的戾气还是被方旻洙发现,马儿受惊的那一刻方旻洙纵身一跃从马背跳下,几步就来到树林里。

刘昌贤(殿中尚书)有些震惊,看样子方旻洙(车骑大将军)也一身倦态,精神状态也十分差,居然还能集中精神保持那麽高的警惕,更是身手敏捷又感官精确的直接纵身来到自己面前。

方旻洙一脚站定在刘昌贤(殿中尚书)对面“尚书大人,真客气,亲自来接我呢!”

徐旻佑(隶属殿中尚书的禁军)侧耳一听,对两人说“有人来了。”

细微的响动被前面的龙俊亨(北凉王世子)察觉,一感觉有不对劲,他也朝著直觉判断出的方向身姿轻快的从马背飞身而来。

树丛中的三人一同转身,轻松的跃起跳到树上,快速往前穿梭,离军队大概半里远才停下。

刘昌贤(殿中尚书)知道自己轻功敌不过龙俊亨(北凉王世子),要是他执意追来那是没法逃开。

从树上落地以後刘昌贤(殿中尚书)只用几句对方旻洙(车骑大将军)说了情况“回朝後不要去找太後(崔锺显),皇上(李秉宪)要你交出兵权你也不要交,只要你有兵权在手,皇上还不能动你,那样可以暂时保住你与太後一命。”

方旻洙(车骑大将军)冷冷哼了一下,倒是老实对刘昌贤(殿中尚书)说“尚书大人,不管出了什麽事,恐怕您的要求我很难办到,我当然不愿意交出兵权,可是现在我兵力在出征时被削减,权势不如当初,皇上(李秉宪)又和夏国和亲,我还有抗命的权力麽?太後的命又怎麽会和我有关?”

在宋国攻城时,几次进攻都失败,损失惨重下只能撤兵的情况中,方旻洙(车骑大将军)几次上表要撤回,朝中的旨意是太後(崔锺显)不准撤,那时方旻洙一直以为真是崔锺显的意思,甚至想到了崔锺显是故意要让自己死在那里,以铲除自己这个後患。

当时的愤怒,让方旻洙恨不得立刻让自己的人去捅出崔锺显的秘密,现在听了刘昌贤(殿中尚书)没头没尾的话,方旻洙知道崔锺显(太後)出事了。

“龙俊亨来了。”刘昌贤和徐旻佑(隶属殿中尚书的禁军)几乎同时听到由远及近的响动,然後刘昌贤转身说“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