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 (第1/4页)

标注的时间稍早的一幅画,那时间段,李秉宪大概十来岁。

原来,那么早就认识。

十来岁时的李秉宪(小皇帝)都记得,父皇(李赞熙)不光临后宫,亲生母妃日日怨怼,冷落自己,只知道想方设法去取的父皇注意,根本不记得还有自己这么个儿子需要母亲。

那幅画上是男人,是男装的崔钟显,白衣长裳,手持利剑,眼神犀利,站在一树繁花下,侧边不再有印章,只有一行七个字

【他日定当得ゥ显】

自己父皇(李赞熙)的口气,从来都如此狂妄,可惜‘显’之前那个字,被模糊了,看不出模样。

显,是个名字,是他的名字,李秉宪(小皇帝)笃定的猜想。

那个时间段的画,画的都是男装的‘显’,都是英气逼人的男人,是李秉宪(小皇帝)从未见过的样子,连想都无法想象的‘母后’,原来,他也可以那么男人。

在一张被折起的宣纸里,有了女装的崔钟显,没有标时间,看样子是随手画的,不像真正穿上女装的崔钟显,因为没有浓妆艳抹,没有真正女装的崔钟显的味道,是淡淡的妆,秀气的衣裙,只有崔钟显的脸,没有崔钟显的感觉。

一行小字写着‘显为我换下戎装可好’看来,是李赞熙(先皇)在那时候决定了要让崔钟显以女人的身份进宫,而女人样子的崔钟显,李赞熙(先皇)凭借想象画在了纸上。

用狭长的木盒装着的一卷大幅画卷里,不仅画有俊秀明朗的崔钟显,还提了词句,印了独属李赞熙(先皇)的大印,李赞熙还把自己画进去与崔钟显相对,词句意思很明确【繁花不尽,却只此独爱,若得彼方相悦,吾朝夕不离唯宠于汝】

唯宠于汝,朝夕不离,李赞熙(先皇)都做到了。

那幅画是最后一副男装的崔钟显,之后的,都是进宫后模样的崔钟显,或巧笑倩兮,或沉静迷人,或风情万种。

书本中李赞熙(先皇)写下的话语零零散散,情诗却没几首,但凡与爱慕之情相关,都是写崔钟显的。

从那些画作诗词里,还有标注的时间里,李秉宪(小皇帝)理出了大概。

父皇(李赞熙)是自己十岁时不宣后妃侍寝的,画作时间最早的就是自己十岁时,自己十岁,父皇(李赞熙)认识了他,于是念念不忘,别的宫妃都不能入眼,初见时就决定要把他召入宫中让他成为自己的宠儿。

差不多一年后,父皇(李赞熙)想好要让他以女人的身份入宫,因为只想独宠他,想给他至高无上的地位。

想法确定没多久,父皇(李赞熙)就付诸行动,让他进宫,两人相识时,他刚过十九岁生日没多久,那么他和父皇认识时自己大概就是十岁左右,他则十五,这三年间,父皇(李赞熙)借故杀掉不少爱争斗的后妃,三年后,他十八,自己十四,他进宫了,父皇与他,相识三年,终于得以相伴。

父皇(李赞熙)挂了他三年,却只得以与他尽不到一年的夫妻情分,那一年不到的时间里,父皇是如此的疼爱他,不让他受半分委屈,自己却不懂事的要他为了拼自己的江山牺牲那么多。

可能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父皇(小皇帝),没有半分是为自己,可那又如何?自己做了什么?只知道一味的失望,愤怒,想不通,去责怪,把人逼上绝路。

扪心自问,要不是自己过份,他会走吗?自己做的这叫什么事?

是因为喜欢,是太喜欢了,因爱生恨,见不得他和别的男人好,不接受他背叛父皇(李赞熙),急着逃避他是男人的打击,而不去细想他做的那些都是无奈之举,谁会喜欢平白无故的去勾齤引一个个男人呢?

悔不当初或许无法表达李秉宪(小皇帝)的心境,愧对的不仅是叫着母后(崔钟显)的那人,还有父皇(李赞熙),没能替父皇好好守住他所爱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

☆、六十六 线索

一百五十六

“皇上,金禄贤大概往关外去了,殿中尚书的路程已经确定,他确定是往关外走了,正在通过一道道城关,方向最符合的是柔然。”一名隶属李秉宪(小皇帝)的禁军带着消息急急忙忙赶来通知李秉宪,还把一份书函递给李秉宪,李秉宪接过来打开,是一份名单,除去恩地、普美、刘昌贤(殿中尚书)、金禄贤的名字下被画了虚线,还有禹昌范的名字用的是红色笔墨写上。

目前这些人都被李秉宪的人在跟着刘昌贤(殿中尚书)的时候给找出,刘昌贤不可能想到自己小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