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4页)

电话记录薄,找到了他想要的。

“喂,李医生,是我。”

薛珉宗联系了好了医生,定了时间,把会议推迟到后天。明天就带吴望去看医生!

☆、原来(一)

薛珉宗找的心理专家姓李,在兴塘市开了一家心理咨询工作室,口碑不错,而且价钱也可观。对于未知领域,人们习惯性的相信一分价钱一分货。

薛珉宗和李医生预约了时间,在电话里把吴望的情况和他说了一下。薛珉宗对这件事执拗起来,既然认定了吴望,薛珉宗就要对他负责。以前的生活也许困苦,可那是遇到自己之前。以后的日子,薛珉宗不允许自己的人生活还会痛苦。

给吴望找了件自己的衣服,休闲款的V领毛衣,牛仔裤。虽然穿着有点儿大,不过看起来很舒服。这是医生的叮嘱,来看诊的时候穿的越舒服越好。

吴望不知道薛珉宗要带自己去哪儿,一路上虽然好奇,可什么都没问。到了一栋写字楼,停了车。电梯里,吴望的眼神本能的不去看电梯按键。如果不仔细,也许不会发现吴望的刻意。他对数字的排斥,甚至带着点儿恐惧。

电梯停到十楼,这间心理咨询工作室装修的很温馨,粉红色的墙面,简单的画着柔和的线条,看着有种很舒服的感觉。大厅正中央看似随意摆放的绿色植物其实也是别有用心,心理上有个现象,当人看到一组毫无章法的排列物体时,会本能的把他想象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和事物。

薛珉宗报上自己的姓名,不一会儿就有一位女接待走过来。引着他们往里走,李医生的办公室在最里面,这段路程很短,可是走下来后心情会变得平静。薛珉宗暂时看不出这其中的奥秘,却已经在心里给这里加了分。果然,一分价钱一分货。

李医生是个看起来很和蔼的大叔,笑起来的样子很慈善。薛珉宗和吴望坐到了沙发上,并没有直入主题,两个人闲聊之余却都在观察着吴望。他不拘谨,只是好奇的打量着房间的摆设。而且很容易就会被什么东西所吸引,这样的人很容易接受催眠。

薛珉宗并不想给吴望催眠,觉得那有点儿窥探别人隐私的嫌疑。他还是希望医生可以引导吴望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心结这种东西,只要说出来就好了。

医生常规的问了吴望几个问题,他回答的时候声音很慢,甚至逻辑有些不清,而且语法错乱。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了这样的情况?不但薛珉宗想知道,就连李医生都有点儿好奇了。聊天进行的很慢,顾及到吴望的语速,医生也不着痕迹的放慢了语速。只是,他每一句话的字数都很少,有些只用摇头和点头来表示。两个小时,居然一点儿进展都没有,谈话一直没有深入。只停留在表面上你喜欢吃什么,家在哪儿这样浅显的问题。

之后李医师又拿出几张图片给吴望让他选择,反复几次之后,李医师收起了东西。薛珉宗让吴望先到外面等自己,等吴望离开,医生认真的对薛珉宗虽说:“他的智力没有问题,甚至还很聪明。”

“什么意思?”

李医师推了推鼻梁上的金边眼睛,指着刚才让吴望看的图片。“刚才他选择图片的时候,我仔细观察了他的微表情。发现他在每次选择时,总会下意识的克制自己的选择,从而选择那张他原本不想选择的图片。听起来虽然很简单,但是普通人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意识,可是他做到了。”

薛珉宗把医生的话又重新品味了一番,似乎明白了点儿,然后疑惑的问:“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和自身经历有关,这个还要进一步了解。但是可以断定他现在的表现是一种罕见的精神疾病,心理学上叫做偏执型言语技能发育障碍,这种病一般发生在儿童身上。”

“什么!”薛珉宗不太理解那个名词,只觉的这医生是为了拉顾客才这么说。

“薛先生,我的很多病人和您都有来往,我没必要为了您一个顾客毁了我的名声。”薛珉宗被猜中了心思,并没有多尴尬。坦然的重新坐好,公事公办的问道:“再给我解释一遍他的情况。”

李医师微笑着点头。“语言技能发育障碍普遍发生在儿童身上,而偏执型语言技能障碍则通常会发生在成年人身上。这种语言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患者刻意的表现出来一种语言障碍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有的是为了寻求关注,有的是为了逃避现实,这种病症其实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只不过程度不同罢了。”

“他不认识数字是怎么回事?”薛珉宗又问。

“这个是数字恐惧症,就和密集恐惧症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