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1/4页)

“……画这幅画的一定是个女孩子。”女孩凝视着眼前那幅占据了三分之一墙面的画。

“你怎么知道?”男孩好奇地看了她一眼。

“因为从这幅画里,我能感觉到她深爱着画里那两个人,但又为他们相爱而失落的复杂心情。”女孩子笑了笑。

男骇看着画的银制标签一字一字地念道——

“HalfoftheOcean——半,个,海,洋。”

走出会展大厦,我并不十分意外地看见了苏菲。脱下了白大褂的她身穿米黄色洋装,优雅而妩媚地站在距我不远的地方。

“明了了?”

她走近我,微微上扬的嘴角有着深意。

“百分之九十五。”我没有什么表情地望着她。

“剩下的百分之五,我想这些东西会给你最后的答案。”

她将一本类似于日记的精美簿本交给我。

“这是小语要我交给你的。至于她本人,现在正在塞纳河边的露天雕塑博物馆那里等着你。”

苏菲朝我微微一笑,然后翩然离开了。

坐上前往塞纳河的公车,我随手翻开那些神秘的日志,却有些意外地发现这些纸页并非日记的全部,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且在扉页上,赫然显现着‘米莲娜’这个名字,以及泰戈尔的名句——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带着无法理清的心绪,我开始翻阅那用娟秀的英语字体记录下的历历往事——

1983年5月6日晴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写日记,为的,只是想记录下今天这个难忘的日子——我结婚了。

但,这并不是我梦寐以求的婚礼。

因为站在我身边的新郎不是从小陪伴我一起长大,收藏了我所有的欢笑,给了我腹中的小宝贝生命却又永远地弃我而去,不再回来的那个人。

然而,这又是我所期待的婚礼。

因为修聿是我这一辈子最信任的朋友,我们之间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对彼此而言,对方都是镜子里的自己,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那样相似,那样默契。

我失去我所爱的人,而修聿从未找到过自己真正爱的人。这样的我们是不是合适在一起生活一生?

——我不知道。

但我唯一知道的是,如果有一天修聿遇到了自己生命里那个人,那一天就是我该独立的日子了。在这之前,他的肩膀可以让我暂时依靠。

我累了。

……

1983年11月5日晴

宝宝终于诞生了,是个美丽的小女生,修聿为她起了个和她一样美丽的名字——语歆。

小语的眉眼有他的影子,但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我总觉得小小的她看周围事物的眼神有几分修聿的味道。我几乎可以预见,未来小语的个性一定会很像修聿——深沉、温柔、充满了包容力和使人安心的力量。

其实,我偶尔也会觉得困惑:以修聿的条件,追求者不计其数,难道其中就没有一个会让他动心的人吗?而当我将这样的问题问出口时,他却笑着回答我:感觉不对。

——一个彻底的浪漫主义者。

但我却能体会他的感受。如果我不是这样幸运与他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也许我也会和修聿一样,一直漫无目的地等待着生命另一半的出现。

我们是如此地相象。

也许正是这样,失去所爱的那一天,我才会因为修聿坚定而温柔的眼神模糊了想要结束生命的念头,挽救了自己,也挽救了小语小小的生命。

有友如此,复夫何求?

没有了爱情,无法替代的亲情和友情却让我有了继续生存下去的意义和希望。这一切都是修聿带给我的。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也能为他做些什么,让他从心底里觉得幸福。

……

1984年6月12日多云

我想今天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小小的小语终于迈出了她人生的第一步,为此,我喜极而泣。

我怀着虔诚的心情翻阅着这六个多月以来的点点滴滴,虽然很辛苦,但也很快乐。虽然小语和修聿并非血缘上的父女,但他们之间那种融洽的亲子氛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