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

《年轻的战场》鹡鸰于飞

那一年,高临观、韩眉、余剑锋、乔云都还是少年,刚刚进国家队不久,一切都是崭新的。虽然国家队里很多前辈已经是世界冠军,星光璀璨,压在他们这些后辈小子头上如山如峦;但是没有人能挡住“年轻”两字的力量,就像没人拦得住奔流入海的江水。

那一年,他们踏上年轻的战场,让这个世界为之激荡。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平淡、自然,有苦有甜,恰如我们每一个人的青春。体坛永远不缺乏明星,将来羽毛球的国度里,也将会有更多的、前赴后继的天才少年。但我永远不能忘记,那些陪我度过青春,共我一起成长的他们——

谨以此文,献给国羽F4,献给我们共同的青春岁月。

======================================================================

第1章 第一章

那一年,高临观、韩眉、余剑锋都才十七岁,刚刚进国家队不久,一切都是崭新的。虽然国家队里很多前辈已经是世界冠军,星光璀璨,压在他们这些后辈小子头上如山如峦;但是没有人能挡住“年轻”两字的力量,就像没人拦得住奔流入海的江水。他们像试飞的小鹰,尽管翅膀还柔嫩,想要搏击长空的野心却已蠢蠢欲动。

余剑锋近来却十分苦恼。教练组经过对他技术特点的长期观察,劝他单打改双打——他的扣杀太凶狠而网前技术太薄弱,作为单打首先是不够全面,更重要的是打法太耗体力,属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类型,实在不太适合单打。

可是他们都明白,男子双打从来都是中国羽毛球的软肋,单改双就如同发配一样,简直前途渺茫。这个基本认知让余剑锋多少有点心灰意冷,然而既然教练已经这么说了,他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他们所不知道的是,一个羽毛球传奇人物提出的构想,从这一刻起,缓缓拨动命运的齿轮,改变了余剑锋的人生,也改变了中国羽毛球队往后数十年的未来。

调到双打组后没多久,上面就通知要组织一个大规模的集训,说是黎远岸总教练请到了从印尼归国的爱国华侨唐玉龙教练,要大力整顿男双,这次集训就是为了选拔未来的苗子。余剑锋被选入了集训的队伍,几十天的高强度集训里,每天都和不同的人轮换着搭配找感觉。到了最后一天,唐指导让他们每个人在一张小纸条上写三个最想要的搭档的名字,教练组会参考队员们彼此的意见酌情安排以后的配对组合。余剑锋咬着笔想了好一会,脑子里渐渐浮现出一个人。

其实这二十几天他只和他配过两次,可是印象却那样深刻,以至于此刻余剑锋居然直接忘记了以前的老乡队友,心里只剩下这一个人。

那人叫乔云,很瘦,出汗特别厉害,看起来像是身体并不结实;但是他网前技术好的惊人,动作细腻而花哨,打起球来神鬼莫测的灵活。他们俩配合的时候,不像是不认识的人配,反而像是已经配了一辈子一样,你封我杀,前扑后挡,默契到自己都不敢相信。

余剑锋是个讲义气的人,说什么都要先把两个老乡的名字写下,最后才低调地加上了乔云。他对乔云略有耳闻,似乎原先也是打单打的,而且拿过世界亚军的好成绩;原本比他大三岁应该算前辈级的了,之所以会“沦落”到和他们这一批的一起集训转双打,好像是因为他中途去做了个心脏手术,教练怕他身体还是受不了单打的强度,就将他调了过来。这样优秀的人,余剑锋其实没抱太大希望他会选自己。

然而唐指导宣布结果的时候,余剑锋看到了奇迹——乔云的名字,居然真的和自己连在了一起。他有些惊喜地抬起头,四处搜寻,好一会才找到了乔云,那一刻,乔云也正在寻找他。

“从今天起,满打满算还有两个月就是大师赛,到时候上三对训练成绩最好的,谁最后比的好,谁就上之后的汤杯。你们都清楚,汤杯还在印尼人手里,二十年了,整整二十年!”黎远岸训话的时候显得异常严厉,严厉中透着一丝激昂的痛楚,“你们都还年轻,心中应当只有一个信念,就是球场如战场,上阵杀敌为国争光!”

他们拍红了巴掌,满心都是要溢出来的激动。那是黎远岸第一次在这群娃娃心里,深深种下拼搏、责任与希望的种子,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