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 (第1/2页)

似的,表体泛着白毫,通体透着绿韵,看着就觉得卖相很好。

蒲山亲自把盏,把烧得滚烫的开水用两玻璃杯相互腾着降温,大概凉至六七十摄氏度时,才把水倒进放好了茶叶的玻璃壶中。那茶叶被水一冲,乱箭纷飞,香气四溢。

泡至两分钟不到,蒲来福往每个人的专用杯里筛了半杯子,让大家品评。一家子人,上至蒲山下到蒲瑶临,没有不说香的,没有不说好的。

“你们也觉得好喝?”蘧临翰对蒲致翰蒲瑶临笑道。

“比饮料好喝。”蒲瑶临稚声稚气道。

“好个小屁孩,怎么跟别人家孩子不同啊,人家都喜欢那红红绿绿的饮料,你倒是个鬼灵精。”芦仙萍笑道。

“取个什么名字呢?”蒲来福征询蒲志华的意见。

蒲志华一时倒没想到好词,正想着,蒲衎之看着那在壶中一沉一浮上下摆动的茶叶道:“舅舅,这好像孙悟空的金箍棒哦,在水里竖竖的,还上下摆呢。”

蒲衎之无意间一句话倒点拨了蒲志华,蒲志华思索片刻说道:“就叫‘临海银针’吧。”

“临海银针……”蒲爱东反复念了几遍,点头表示赞许。

“临海银针就临海银针,希望你小子能重振我爷爷海佑公当年的雄风,让‘翰墨’‘临海银针’跟当年的‘折金钗’‘碧玉弓’一样,声名远播。”蒲山高兴地道。

“真能那样,咱们蒲家岙又风光了。”蒲来福慨叹道。

“爷爷是个淡雅的人,如果想出名,那‘老头眉’早已成国宝级名茶了,也是这时代变了,阿华能讨着不少巧。”蒲爱东感慨万千地道。

“等这‘临海银针’名声打响了,你们就把一直叫嚷的什么品牌树起来吧。”蒲山对蒲志华和蘧临翰道。

“现在什么商品都讲求个品牌效应,注册了品牌,有利于保护我们自家的茶。”蘧临翰仍不忘向蒲山解释他和蒲志华忙乎的原因。

“准备叫什么牌子啊?”蒲爱东关心地问。

“我们早想好了,就叫‘蒲蘧堂’,凡是我们家出的茶,以后都套用‘蒲蘧堂’商标。”蒲志华笑道。

“我看到时候就分三个系列的,一个是以‘懒蚕儿’‘猫儿脸’为主的乌龙茶系列,一个是以‘碧海飞云’‘翰墨’为主的红茶系列,一个是以‘笑口螺’‘临海银针’为首的绿茶系列。”蘧临翰经过几年的熏陶,说起茶来倒是头头是道。

“那‘老头眉’呢?”范国庆问道。

“阿华说了,继续秉承祖训,以家里人饮用为主,作为特供茶只对少数几个人销售。”蘧临翰道。

“怎么听起来好像还不让我和我老爹歇歇啊,真要让我们两把老骨头炒茶炒到死么。”蒲来福对蘧临翰笑道。

“不会呀,你和太公那茶慢慢就传给我们这些晚辈,功成名就你二老就可放马南山,最后当当技术顾问就可以了。”蘧临翰开玩笑地道。

“谁接替我们啊?”蒲山呵呵笑道。

“我和表弟呀。”蒲衎之突然接口说道,说完还问范继旺是不是,范继旺连连点头。

“咦,我说这两个小子欠揍呢,不想到好好读书,心思倒跑这来了。”蒲志菊说完一人给了一暴栗。

2010年谷雨时分,“蒲蘧堂”在清溪街开张,鞭炮响了整整一个上午,花篮排了几十米远。

来贺喜的人一潮一潮的来,老主顾黄达贤黄载祺蓟艳琴英勉之劳冠美茹昊荣大毛自是不必说,就是蒲志华那些广东的朋友也来了不少,葛国强蒙伟民莫川艾煌宁都亲自来了。蘧临翰商场上的朋友,蒲山蒲来福蒲爱东的老友,蒲家岙的族戚,蒲志华的表叔表兄,蒲志华蘧临翰的初中同学苍小英蒲晔蒲建荣蔡祥明萧丽华芦安薛建军蒲丹若等,蒲志华的高中同学英玉璋董墨香莽磊董贤清蒲靖宇蒲辉民芳乾华等,来来往往道喜的上百余人。人没到,花篮订了过来的有苏苗蕴艺、茆维文、蘧雪芹、藉卫平、范尚恩、茅庆、药宏、苌武萍、莫攀贵、葆飞、蔺纪良、慕小华等蒲蘧两家的那些亲朋好友。还有几个未署名的贺卡人托人地带了过来,虽然没写清是谁,蒲志华心里却是猜想得七七八八,也不好跟蘧临翰明说,只有装糊涂,反咬一口对蘧临翰说,可能是你的朋友,你忘了人家,人家记着你,故意跟你打哑谜呢。

除了蒲山蒲来福两位高级技术顾问,蒲爱东是“蒲蘧堂”的“大内总管”,芦仙萍是“后勤部长”,退休赋闲在家的蘧德衍成了“蒲蘧堂”的“专职经理”,隐退的蓝东平成了“蒲蘧堂”的“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