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准备晚炊。忽听那边拢翠庵钟声响起,已是卯时。小丫头点起灯烛。饭菜已布上桌。贾兰回来,李纨嘱他好生洗脸洗手,就来吃饭。忽然平儿笑吟吟的走来,后面跟着小丫头,携着提盒,送来两样荤菜。李纨道:“怎么脸上愁云顿散?久不见凤丫头孝敬我了,今天为什么送来这些虾子鱼鲞、樱桃叉烧?”平儿因道:“老爷回来了。原来圣上召见他,是为三姑娘的事。圣上命南安郡王过几日就把三姑娘接过去,收为养女。咱们三姑娘,这下成了郡主了!岂不是喜事一桩?二奶奶高兴得什么似的,前些日子早没了胃口,听这喜讯后立马让烹饪美食,说是要补补荤腥,且要一醉方休!”素云、碧月问:“怎么叫收为义女,不是要聘过去作媳妇吗?”李纨道:“圣上钦命,自有道理。当然是大喜事。只是老爷这几日不是就要送老太太灵柩回南么,还动不动身呢?”平儿道:“圣上旨下,自然且放下送灵柩的事。总是先将三姑娘送往南安王府要紧。”素云、碧月还在那里跟平儿议论,李纨低头寻思,不禁有所憬悟。

那王夫人等贾政回来,闻说此事,先是高兴。原来圣上并非将老爷叫去训斥惩治,倒让女儿成了郡主,老爷全须全尾的回来,从此荣府再繁荣起来,岂不阿弥陀佛。及至老爷屏退下人,单对他细细道来,却又不禁黯然。原来圣上的旨意,是先让探春取得郡主身份,然后将他拿去和番,所去往的茜香国,在千里之外大洋之中,且那番邦渺小贫瘠,常年发生地震海啸,探春既去,永难返国,无异于流放远徙。念及此,夫妻二人不禁相对隐泣。

贾政王夫人不及将探春唤来传达旨意叮嘱吩咐,家人报贾雨村老爷来贺。贾政只得打叠起精神,到外书房接待。那贾雨村多日未来过贾府,语气中,却仿佛昨日才来过似的。又道:“不瞒从周先生,贵三小姐之事,是我与粤海将军邬维二人力荐。”又讲起邬家小姐因腿残“失之交臂”故事。贾政耐心听他自诩。雨村恭维道:“贵府今日凰飞,明日一定凤舞。”就又提出要见宝玉。贾政只得命人去唤宝玉。

宝玉正在黛玉房中议论探春即将送往南安王府作郡主的事。因想起那年大家在怡红院为他夜宴庆寿的事,道:“这就是‘日边红杏倚云栽’么?其实月下梨花傍水开不也很好么?过几日这府里又要少一个诗翁了!”黛玉只觉身子发热头上筋跳,勉强回应道:“花有花期,诗有尾句。该去的要去,人事都有了局。只是留得诗心在人间,便无遗憾可叹。”宝玉还要跟他议论,紫鹃过来道:“二爷且让姑娘歇歇吧。依我看来,揣度着,这几个月姑娘吃的药丸,怕是没配好。我偷偷试了几丸,觉着有毒似的,好人也能吃毁了。你这两日见着太太,给说说。”黛玉嗽道:“太太如今多少不如意的事,还拿这样小事烦他?这药不好,我停了便罢。”正说着,袭人找过来,道:“老爷那边派人来叫你去呢。说是那贾雨村贾大人来了,要会你。”宝玉一听火冒三丈:“什么国贼禄蠹,我不见!原来我忍着十日呕,勉强去见他,如今我再不敷衍了,他能怎么着?就是老爷,也不会把我怎么样!你就回他们,我没病也没事,自己呆着呢,就是不想去!”袭人劝道:“如今咱们府里更得罪不起这些个达官贵人,你就去略坐一坐吧!”宝玉道:“正是这些个达官贵人,不懂诗情画意,只知争权夺利,把老爷们裹挟进去,才伤到咱们府里!”袭人十分无奈,见宝玉只在黛玉身边坐着,想让黛玉帮着劝解几句,料是达不到目的,只好叹口气道:“我就回他们你原有些伤风,已经睡下了,请那贾大人海涵吧。”袭人转身出屋,宝玉对着他身影说:“你凭什么咒我有病?就该告诉他们,我就是不想见!”说完见黛玉只盯着他看,忙谢罪:“我声量太大,把妹妹唬着了。该死,该死。”谁知那黛玉却扑哧一声笑了出来,道:“我喜欢你这个样子。真有‘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气派了!”宝玉终于不见贾雨村,那贾政雨村也就放过。

贾政王夫人当晚将探春唤来,当面跟他道明原委。过几日就将他送往南安郡王府邸,郡王郡王妃当即收他为养女。待书、翠墨等四个丫头跟过去。惊蛰后,春分前,那茜香国女王便带着王子进京觐见圣上,圣上即给那王子赐婚,探春以皇家郡主身份,嫁与那王子,先当王妃,将来女王薨逝或退位,王子成了国王,则探春就成其国母。那茜香国女王并王子提出,要在清明那天迎娶,从运河码头出发,再转大江,换大海船,驶出江口,去往那大洋中的岛国。王夫人禁不住先落泪,因道:“清明乃我朝鬼节,只有在这天祭奠亡灵的,那有在这天嫁女儿娶媳妇的?”贾政也颇心酸,却少不得正色道:“各国有各国的风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