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薛蝌将灵柩安厝妥当后,尽早一起去江南避祸。至晚,下起鹅毛大雪,纷纷扬扬,顿成琉璃世界,只是全无当年富贵风流景象,荣国府里一派萧索凄凉。麝月陪着宝二奶奶合衣假寐,凌晨雪光映入窗牖,麝月起来准备热水,只盼宝二奶奶能恢复元气,熬过难关。待他备好盥沐诸项,去唤宝二奶奶时,见他已经自己起来,正整理衣衫,忙上去服侍。宝钗洗漱过,到妆台前,犹有整容之心,麝月心中念佛,帮他略事装扮,插上金簪。彼时窗外仍在飘雪,宝钗望去,窗外飞的不是柳絮,胜似柳絮,不禁吟出两句:“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接连遭此噩运,他求生欲望仍十分顽强,他要活下去,与噩运决一雌雄!

忽然窗外天上传来大雁呜叫声,宝钗、麝月皆凝神细听,麝月道:“天降大雪,何来雁鸣?”

宝钗道:“可知是吉祥福音,宝玉要归来了!”

遂起身要往屋外观雁,麝月劝道:“去年春天放风筝,放的正是七只大雁,想是他们如今化成真雁,飞来安慰咱们了!心想事成,又何必非出去看个究竟!”

宝钗不依,执意出屋,彼时院中积雪无人打扫,出得门去,麝月紧扶着他,略行几步,宝钗仰颈朝天上眺望,就在那一刻,胸痹发作,麝月只觉他身子沉重起来,扶托不住,连自己一起倒下,那宝钗这一倒,发髻上金簪落在厚雪中,直插朝天,闭目噤气,呼唤不答,急得麝月嘶声呼唤,玉钏、小霞等闻声赶来,那宝钗香魂已然出窍。麝月等三人将宝钗连抱带抬送入房中榻上,彼时两只秋后陨落在天花棚中的玉色蝴蝶,忽然醒过来,从气口飞出,在宝钗头上翩跹,麝月等皆惊奇不已,那一双团扇般大的蝴蝶,随即从风斗中飞了出来。

麝月道:“莫非宝二奶奶也和那林姑娘一样,是个仙女,如今也化蝶归天了吧?”金钏、小霞只得去报与王夫人。

贾琏、薛蝌,又去买来上好的杉木棺材,将宝钗入殓,那平二奶奶和风姑娘,更半步不敢离开王夫人。正乱着,门上报说:“宝二爷回来了”都不信。起初大门看守的人也不信,说那里来的野和尚,到这里来起什么哄!后赖大、林之孝被唤出来认人,皆道虽然剃度了,却是真宝玉而非假宝玉,仇都尉也亲来查看,听赖、林二人如是说,怒道:“既是那甄家的宝玉,就撵出去!”

赖、林二人道:“是这里贾家的宝玉,千真万确的。”

仇都尉细看也是贾宝玉,就道:“你既出家又回来干什么?既回来又为何不早些回来?你媳妇等不来你,刚刚死了!快进去吧!”那贾宝玉进到里面,只听一片哭声。

麝月等正在棺前哭泣,忽见宝玉僧衣芒鞋走了进来,目瞪口呆。贾琏等也不及问他究竟,只心想回来了就好,王夫人不至绝望了。那时尚未盖棺,宝玉过去跪在棺旁,端详那宝钗容颜,仍鲜艳斌媚,任是无情也动人,落下热泪,喃喃道:“我回来晚了,对不起你。”见那金锁仍在颈上,问麝月:“那冷香丸呢?”

麝月道:“尚余不少,在那青花瓷坛里。”

宝玉道:“拿来陪着他吧!”麝月拿过瓷坛,宝玉亲手放于枕边。

贾琏就命薛蝌扶稳宝玉,让人把棺材盖定抬走往铁槛寺去暂存。彼时麝月等哭得几乎晕倒。后宝玉去见王夫人,跪下道:“从今与家族同命运、共患难,再不出走了。”

王夫人这回的哭,方有舒心顺气的功效。宝玉回屋,脱去僧衣芒鞋,重换旧装,只是蓄发尚待时日,就暂以便帽覆头。麝月如昔服侍。宝玉对他言道:“甄宝玉告诉我,当和尚不是真出世,人世经历悲欢离合、生死歌哭,达到彻悟,真的悬崖撒手,方是真的出世。从今后我不怕世间磨难,要走完该走的荆棘之路,渡到彼岸。”

那麝月也听不懂他的话,只道:“你回来就好。”

几日后,宝玉回思种种,想起头年春天大家吟柳絮词。他拈阄拈到的词牌是《蝶恋花》,竞未吟成,望着窗外仍如柳絮般飘飞的雪花,不禁心头痛切,遂吟成悼念宝钗的一阕曰:岂昔春光盈满树,白絮轻飘,姊妹抒情愫;寒风凛凛倾暴雪,存魂渺渺归何处?

昨夜金簪犹在髫,今化蝴蝶,恨恨向谁诉?欲往魂前祈宽恕,芳华殒落催终悟!

将所吟录于纸上,又朝铁槛寺方向用香点燃,烧成纸灰,以表祭奠。

且说史湘云因无法探望二宝,只听到些模模糊糊的消息,虽亟关心他们的安危,亦无可如何。那日卫若兰外出聚会回来,告诉他薛家惨事,薛姨妈、薛蟠、薛宝钗母子女两代三人的棺材,皆暂厝铁槛寺。薛蝌、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