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 (第1/4页)

岳筝与小文也过来帮忙,姜家一家人昨天就让他们去了绣庄,因此只邦子一个壮劳力。不过见岳筝动手,两人都不乐意地大喊:“奶奶,您一旁歇着去吧。”

还没说完,听见这边热闹的李嬷嬷也过来了。见几人都在来来回回地搬着白瓷坛子装车,也要动手。

只是李嬷嬷毕竟没有做过体力活,没有两趟就累得直不起腰来。惹得邦子和小文笑声不断,都忙说道:“李嬷嬷,您也一旁歇着去吧,再闪了腰可怎么好?”

“你们这两个猴子”,李嬷嬷笑骂,摆着手道:“老了老了。”

……

三五十个坛子车上就装满了,邦子赶了车去绣庄。从绣庄回来时,跟着驾着马车的姜亮。

如此三四趟,就把蜂蜜全部转移到了绣庄。

岳筝则在最后一趟之前,带着小文去了绣庄。李嬷嬷没有去,因为在这里也没什么事做,岳筝便让她回了王府。

走之前,又交代了邦子离开时将大门锁上。

到了绣庄,也不过辰时刚过。一路走来,街上的好多铺子都还没有开门。但早餐铺子,却都已经亮起了招子,人来人往的了。

绣庄前后都已经被姜家几口人收拾的干干净净,地面扫地连一丝灰尘都没有。

岳筝满意地点了点头。再看窗边的帘幔,也都被挽地整整齐齐的垂着。小文见了,忙跑去摸了摸,夸赞道:“姜婶子,你的手真巧。”

姜妻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小文姑娘过奖了,这还是我在被卖到一个大户人家时学到的。”

岳筝则又去隔间那边看了看,三面墙上都装成一隔一隔的框子,框子轮廓都是由六个弯弧组成的简单的花的样子。赵师傅装地很规范,全都是照着她的要求,除了一进来正对着的墙壁上装地是两尺高的小格子,两边的墙上则全是五六尺高的大格子。

姜蓼和姜蓝正按格角表注的花蜜名称,一一对应着坛底的花瓣来安放。见岳筝过来,连忙停手过来见礼。

“你们继续忙”,岳筝笑道。

两人话不多,应了声便又回身忙碌。岳筝看了会儿,问道:“你们两个认字?”

她自身是因为吸收了那几十本异园书,对于字也能认出一二千个。与赵师傅商量时,她本是想让他在每个格角都打上相应的小花朵的。

白瓷坛底有花,也是她前不久才发现的。白瓷坛中没有装上蜂蜜时,是什么都没有的。但一旦盛了蜜,就会出现相应的小花朵。也是因为这个,她才会想让赵师傅在格角打花的。

不过赵师傅说打花的话时间可能来不及,不如刻字方便。

来时还想着,要不要去张府借两个认字的小厮来呢。

没想到这两兄弟,却是认字的。听到问话,姜蓼回道:“嗯,我们小的时候跟着爷爷学过几年书。”

岳筝点了点头,转身间却看见身后的镂花隔断靠里面留着的三五个用以摆放观赏器物的格子上放了两瓶鲜花。

瓶子与鲜花都是极其普通的,想来是姜家人想让这里更好看些而弄的。

“姜蓼,把这花与瓶子都收起来吧。”她转身吩咐道。

姜蓼愣了一愣,便过去将两个瓶子拿了。虽然没有说话,脸上有些失落。

小女孩儿看到了,跑到岳筝身边道:“奶奶,您不喜欢吗?这些花都是我亲手摘的。”

小女孩儿稚嫩的声音让岳筝哭笑不得,怎么听着都像是在喊老奶奶。她笑道:“不是不喜欢,只是咱们家不能见花的。待会儿我让邦子哥哥去旁边的瓷器店买几个小摆件,放在这里就好了,也省得小燕儿天天还要摘花。”

小燕儿听了,皱巴巴的小脸儿才露出笑来。点了点头,有些苦恼道:“这里现在都找不到花了,我们家这个时候还是开的遍地都是花呢。”

正说着,门口响起一行女子的笑喊声:“老板娘,我们几个送绣品来了。”

“老板娘,怎么都要开张了,还没有匾额?该早早地挂上了。”

说话的正是岳筝经鲁敬介绍,签下的三位绣娘。四人年龄差不多,而岳筝又半点不摆老板架子,之前的几面还教了她们十几种针法,是以说话间都很亲密。

岳筝连忙接了出来,“好娘、丰娘、田娘,快请进。刚刚我还担心,你们再不把绣品送来,还没法开张呢。”

三个女人一人扛了一个大包袱,齐齐跨入门来。“知道你今天开张,我们能不早早地就过来吗?”她们笑道。

下一刻,看到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