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部分 (第1/4页)

包圆转过头来,望着与埃及太阳神鏖战的颛顼,便宜话紧跟其上:“柱尊者,话虽如此,不过我是有条件的,金书丹卷我答应你尽全力破就是,可有一条,春秋堂必须答应不杀颛顼……”

说实话,姜柱算是跟包圆掏心掏肺了。

换言之。

以姜柱春秋堂尊者的身份,低声下气与包圆这种人说话,已经是莫大的面子了。

春秋堂为何把开金书丹卷的机会留给天下英雄?

很明显,四海内外的英雄豪杰如果人人拥有飞升天阙的机会,谁人不来巴结春秋堂,反黄帝拥炎帝与蚩尤的事便顺理成章了。事实上,五千年了,没人能开的了金书丹卷,倒像是越来越有点像笑话了。

姜柱为难起来了,他看着太上老君与哈迪斯,自言自语的说:“包小太爷呐,你的要求未免有点强人所难了,炎帝与蚩尤的千年公仇尚未得报,我****夜夜面对他的圣骸,怎能放过黄帝呢?”

包圆的想法过于简单。

他本以为自已一说,姜柱心里会即时冰释。

细细一想。

是啊!孙盘子的大仇几十年过去了,结果,还不是照样把坏人绳之以法。

春秋堂的公仇都五千年了,说起来,怪委屈的。

包圆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他很不要脸的力劝:“柱尊者,你不妨换个角度想想,假如,我是说假如啊,你别生气,生气了就不够意思了……假如当年的胜利方是炎帝与蚩尤二祖,死的人是黄帝,反过来黄帝后人又建了个冬夏堂来对抗炎帝与蚩尤,造成这样的局该咋办?”

姜柱想都没想,直接否定:“不可能……包小太爷是明白人,应该知道,于炎帝、蚩尤而言,黄帝是最弱的一个,却反其道而行之,从金衣圣手里骗来七十二件无上神器,后来者居上风,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残忍地杀害了炎帝与蚩尤二祖,并假腥腥让天下人同奉三人为祖,这是割了脑袋塞甜枣……”

包圆有意打断了:“柱尊者,你这样说可就大大不对了,或许,当年的事,你是见证人,你有说话的权利,我没有……事实上,凡事永远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同样知道,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金衣圣搞出来的,老子刚见金衣圣时,他直接许诺,给我一个天下,一个前所未有的天下。”

姜柱嘴角微微抽动着:“包小太爷,事实虽然如此,但是,炎帝与蚩尤二祖死于黄帝之手,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纵然说破大天,杀人者终是杀人者,无法改变。”

包圆当惯了小太爷,最最讨厌别人听不进自已的话。

我说一,你敢说二。

妈的!

这是要造反的节奏么?

包圆心中不免微微有些积火,一着急,张嘴就说气话:“好!柱尊者,冤有头,债有主,黄帝躲起来了,颛顼不是在?另外三千名黄帝嫡系子孙尽数在南极冰岩守候,你还等什么?全部请进来呀,修罗刀一闪,凄厉喀嚓,三千名黄帝子孙身首异处,多简单,好坏说话,千年大仇算是报了,是不是?”

姜柱岂能不知包圆在放混帐屁。

要是这样的话,春秋堂何须等五千年。

姜柱显然很无奈,只能照着自已的思路感叹上了:“包小太爷呐,你说的非常对,可是,人做了孽却躲起来,反倒让子孙后代来偿还血债,未免有点说不过去了吧……”(未完待续。)

112章 舌战千年群神(十一)

包圆性格极度复杂,有时认真,有时放纵,妙趣横生的想法一会儿一个,全然不按套路出牌。

别人心里怎么想,那是别人的事。

包圆管不着,也懒的管。

包圆始终坚信一个真理,春秋堂不能杀黄帝与颛顼,以及黄帝后裔,包圆这个理念与原则可没什么干系,孙盘子为什么要阻止,包圆不大清楚。总之,包圆认为杀不得。

或许。

换个角度来说,包圆所执着的理念,也可以说是这天底下最大的笑话!屁话!

出处在哪?包圆这么做的出发点是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之前,包圆在雁门关地宫亲自受到黄帝接见,包圆当时跪也跪了,陛下也尊称了,如果春秋堂硬要杀,岂不是说包圆拜了昏君……

至于姜柱叹说黄帝畏罪藏匿,对不起炎帝与蚩尤二祖的话。

包圆认为:可有可无!

血玉大坛上人人表情凝重,无一例外,海内外英雄豪杰均目不转晴盯着这场不惊世却骇俗的大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