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林升回道,“老奴不敢,只是那位师父说有要紧事要跟老爷说,关于小姐和林家,因此老奴不敢擅专。”

林如海似乎想起些什么,“那位师父可是癞头,穿得破烂,手上拿着个大木碗?”

林升忙应,“正是,感情是老爷的故人,怪道还能说出小姐的乳名。”

林如海快步走去,哪里是故人,分明是找了许久的那个癞头和尚。他打听了这么些时日,不成想竟是送上门来了。

这癞头和尚在偏厅里等着,心中甚是不安。他按着原先知晓的于二月十二绛珠仙子在凡尘的生辰寻到了扬州巡盐御史府邸,不料却被告知林如海林大人一家早在前几日回京去了。大惊之下,癞头和尚忙推演天机,只是他下到凡间功力有限,也只察觉到了事情有变,到底因何而变却是不得其法。无奈之下只得启程上京,既说了要点化这几个痴儿,总该尽心而为。了结了这一番风流冤孽,他也好积了功德,同道友一块儿返回仙境。

林如海进得厅来,见果真是当日的癞头和尚,心里便有了底。走上前几步,笑着说道,“大师请了。”

那癞头和尚也忙答礼相问。

林如海因说道,“适闻家下人所言,大师知小女命数,有意点播迷津。弟子愚钝,还请大师不吝赐教。若蒙大恩,不求小女长命百岁,只求善始善终,弟子没齿难忘。”

那癞头和尚自林如海一进来便发觉有异,这人虽是林如海本人,其中的魂魄却不应该存在于这三界五行之中。只是他法力所限,竟也瞧不透他的来历,只能照着前头所备之词,一一的说了。“令千金自出生以来灾祸不断,若不入空门,再不得安于世间。若是老爷真心疼爱令嫒,不如舍于我吧。”

林如海一听,果然是同前世一样的话。只是黛玉如今早与前世不同,到了如今便是小病都不曾得过几回,何来灾祸不断一说?因道,“大师说笑了,小女自出生到如今二年有余,连皮都不曾破过,何来的灾祸?今日是林家的好日子,大师还请慎言。”

那癞头和尚暗道果真出了变故,想来是投胎转世之中出了些许差错,抑或是眼前这位看不透的凡人闹出的幺蛾子,这可如何是好?只是前世因已定,这一世的果还能跑了去,再不会错的。因此那和尚又道,“你如今若是舍不得她,日后自然要吃苦的,倒不如早日舍了吧。”

林如海怒极反笑,“大师虽是出家人,也该知道生养之恩,抚育之情。小女如今好好的,父母俱全,又无病痛,哪里有出家的道理?若是大师执意如此,别怪我不客气了。”

那癞头和尚还想开口,只是被林如海这么一瞪,竟有些心虚,只好退而求其次,“若果真不舍,只怕她日后要受大苦难。若要保得一生平安,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

林如海敛了神色,唤了林升进来,“你好生送这位师傅出去,他虽有些疯癫,也怪不容易的。你去厨房给他要一碗斋饭,就当是给珩哥积德了。”

那癞头和尚摇头叹息,如何还出来了一位哥儿。一面倒是从善如理,接下斋饭,口中唱着不知曲调的歌儿往远处走了。

因这一事,林如海复又担忧起黛玉来。虽说那位癞头和尚所言同前世相差无几,言谈举止都怪异的很。只是他竟能从江南找到京城,想来也非一般的疯和尚,说不得是哪路神仙抑或是妖魔。他能重生一世,对鬼怪神魔一说也有些半信半疑,少不得多想一些。好在黛玉如今同前世大不相同,又有了珩哥,再不会让林家陷入绝户的境地。只是黛玉虽有了上等的佛珠法器压身,林如海还是有些担忧,怕招惹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因想到那一块墨玉,便活动了心思,求到了君祁那里。

君祁好笑的看着林如海,“你所求之事,便是让我将这块墨玉拿去皇觉寺让明德大师开光?”

林如海郑重其事道,“正是。”

君祁大笑起来,好容易才将气儿理顺了,“哎哟哟,可是我没说清楚,这玉给你的时候便是开了光的。你竟是没看见缀着的丝绦吗?”

林如海这才将那丝绦看了,果真下面用红线绣了一个小小的“卍”字,黄底红字,可不是皇觉寺才能用的。“可是我糊涂了,竟没仔细瞧。这两年压在箱子底下,竟是埋没了这样的宝贝。既如此,回头我便让玉儿戴上。”

君祁却将玉拿了过去,“你这都两年没戴的东西,虽说曾开过光,压在箱子底也太不成样子。少不得劳烦明德大师受累,再开一次光吧。只是年前还说你家闺女太小压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