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4页)

贾政喜道,“再不想能有恩科的,既如此少不得再让他试炼一回。我原说这科举并非易事,也让珠儿安心再等下一届。只是他到底年少激进,在家时又是成天捧着的,上回落第便有些郁郁。想妹婿乃是过来人,日后还烦请妹婿稍加指点,便是他万幸了。”

这倒是没什么问题,林如海也答应的干脆,“内兄客气了,承蒙抬爱。如今案牍劳烦,倒是久不静心做学问了,与小辈们切磋切磋,与我倒也有益。”

贾政忙道他太过自谦等话,略过不提。一时贾珍等族人俱来齐了,便开了宴。爷们儿在前头,女眷们隔着屏风在隔间里头。远远的叫了班小戏子在那里扮上,图个热闹罢了。贾母年纪愈大愈发的喜欢热闹,看着子孙绕膝,更觉得自己福气好。

黛玉挣扎着下了地,偷摸着绕过屏风,竟是跑去找林如海了。她人小耳朵尖,早就听见了父亲的声音在外头,一寻到机会就想去找父亲。贾敏等忙在后头喊着把孩子拦下来,奶妈知道自己疏忽了,又让小姐钻了空子,赶忙追过去。外头男客们听闻后头一阵骚动,还道出了什么事,紧接着就看到一个女娃娃从屏风旁边溜出来。好在黛玉如今年纪小,又都是自家亲戚,林如海便笑着将她揽在怀里,让奶妈回去后头伺候着。林如海教她一一的认人,从舅舅到表兄,还有贾蓉等几个侄儿。年纪虽小,辈分倒是挺大的。黛玉不认生,脆生生的学着父亲把一桌的人叫了遍。

宝玉原在后头跟着贾母坐,见黛玉出来了便百般央求老祖宗放他到外头席上。这位妹妹生的好看,笑起来跟花儿似的,他可喜欢了。贾母被他闹得受不住,因吩咐奶妈将他好生带着,另嘱咐外头的爷们儿不得调唆着宝玉喝酒,这才让他出来。

宝玉一来,黛玉便没了笑脸,心想这个讨厌鬼真是烦人,她都躲到爹爹这里来了,居然还能跟出来,真真可恨。只可惜她也奈何不得,只能窝在父亲怀里生闷气。林如海只道她无聊烦闷了,因问她是否要回后头去玩。黛玉只一味的赖在他怀里不吭声,林如海也只得由着她。

那宝玉有父亲在,万不敢造次,林妹妹又不肯看他,不一会儿便觉无趣,悻悻的回了后头不提。

又过了没多久,林家来人,说是宫里来人了,让老爷赶紧进宫面圣。林如海心下不喜,前几回让去别院他都找托词推了,如今竟是用起这样的手段了。倒是贾家众人因此愈发看重起林如海来,进宫面圣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的,且林如海一脸镇定的样子,可见是常去的。

主人家热情地送客,贾敏在后头也一点都不担心,横竖自家老爷隔三差五便会接到圣旨去宫中议事,这可是天大的荣耀。此时在娘家一干亲戚面前,倒是扬眉吐气了。只有黛玉被送回贾敏身边,不远处还有个贾宝玉虎视眈眈,顿觉伤感。小小的身子一挪,竟是将屁股对着众人,将脸埋进了贾敏的怀里,引得众人一阵哄笑。

☆、第036章送画

林如海猜测君祁不过是借议事之名让他进宫;倒也不着急,回家换了身朝服才慢悠悠的坐上轿子往宫里去了。待落定了;轿夫掀起轿帘。林如海才出来便看到戴权等在宫门口;似乎真有什么急事;一见他便忙上来,拉着人就走。

那戴权脚下不停;嘴里还念叨着;“哎哟;林大人您怎么这时候才来。可快着点吧,皇上也不知怎的了;看了忠顺王的密信后生气的很,没把御书房给砸了。您一会儿瞧着点儿,可别再惹恼了皇上。”

林如海想怕是西北有变,口中谢道,“多谢老内相指点。”

书房里头,原本散了一地的奏折、纸笔已然归于原位,君祁却是坐在西边的炕上,仍是一脸愤懑之色。见林如海姗姗来迟,君祁也不曾问罪,只把一封书信丢给他,一开口声音低沉的可怕,“你看看吧。”

林如海双手接过,仔细的看将起来。原也不多,匆匆几眼便扫完了,怪不得让他气成这样,那鞑靼国的王爷也欺人太甚了。

君祁指着对面,“坐吧。看来这位王爷必定要同我们刀兵相见了,只是不知道抓了人又放回来是怎么个意思。”

林如海不曾推辞,每回议事的时候书房里都少有人在的,便是戴权在的时候,也是习惯了的。只是同他相对而坐的时候,林如海想到之前的事,果真是自己想太多了。他虽盼望着二人能时刻如此,抛开君臣之别,平等以待;却忘了君祁从小便同别人不一样,习惯了发号施令,身为帝王更是天下大势尽掌于他手。君祁待他已然和别人不同,远远超过了君对臣甚至是所谓至交之间的相处,他,该满足了。

因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