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 (第1/4页)

薛宝钗也知她哥哥的脾性,若果真跟他计较起来,哪一天不要气个几回,因此也就掀过不提。只是这正事还得办,“前头爷们儿的事情,我们姑娘家知道什么。只是既然那位林大人同这府里有姻亲,哥哥不拘是求了谁,好歹用姨爹的名帖去求见,或许还得一见。只要打点好了这位林大人,想必就不成问题,那户部尚书不就是林大人的表兄弟?”

薛蟠道,“这我如何不知,只是珍大哥和琏大哥说的,这位林大人最忌讳这些,便是在盐政任上也不曾收受贿赂,清廉的很。”

薛宝钗低头沉思一会,道,“林家是诗书世家,必定是瞧不上黄白之物的。如今哥哥且挑着一些文雅的东西,再者有贾府的情面在,想必还有一线希望。总归祖父当日在太上皇面前也是说得上话的,倒不至于这么绝情。咱们在金陵听到的是真是假也未可知,说不得是别人眼红咱们家因此才散步这些谣言。”

薛蟠听了这话,喜道,“果真妹妹想得通透,那我明日就去求了姨爹的名帖来。只是这礼还得劳烦妹妹,什么文雅不文雅的,哥哥是个粗人,弄不来这些。”

薛姨妈和宝钗皆笑他,也不再生气,自去料理不提。

第二日薛蟠果真去贾政处求了名帖。因他是有正经用处,又是亲戚情分,贾政便给了他,只是又说了不要抱太大希望等话,那林如海可不是个好相与的。薛蟠一听这话便又有些心虚,回家又同宝钗商量了一番,才定下第二日去林家递帖。

要说也是薛蟠倒霉,正巧过几日北静王生辰,这一日世子爷水溶亲自往林府送请帖,顺道给师父请安。

薛蟠正好挑了这个时候上门,让小子将拜帖递进去便乖乖在偏门等着。看着林府的气派,竟丝毫不比宁荣两府差。可等了许久还不见人出来,薛蟠不禁有些着急。让几个小子去问了门房也没什么准信,便从马车上下来打算亲自去问。

薛蟠才在地上站定,远处就过来了一匹快马,看看在他的马车前停下,唬了他一跳。正要开口教训人,便见门房出来恭恭敬敬的将人迎了进去。这薛蟠虽然在金陵作威作福惯了,来了京城没几日却还有些拘谨,难得没有鲁莽地上前同人家理论。可待那人进去,偏门又阖上了,却是把他气了个好歹。这林家的奴才也忒狗眼看人低了,他怎么也是亲戚家的,如何别人连帖子都不用递就放行了,他还要在外头等这么久?因上前敲门,跟门房里的小厮掰扯起来。

只听薛蟠道,“好小子,你薛爷爷等了这么久了也没见一个人影,如何就把别人放进去了?竟是在耍我不成,那帖子可递进去没有?”

一个小厮回道,“这位爷不知打哪来的,各家的规矩,想要见咱家老爷自然要先递帖子。只是老爷此刻有没有空却是不知的,若是这位爷等不得就先请回,明儿再来。才刚进去的可是北府的世子爷,原是我家老爷的学生,常来常往的哪里还需要什么拜帖。”

这薛蟠听了这话又羞又气,但一品大员的府上,才刚又是王府世子,能说些什么。少不得忍了一时的怒气,愤愤的回到马车上等着。

水溶进了林府,熟门熟路的往书房找林如海去了,心里却想着刚才在门外见到的那人。虽然是匆匆一瞥,总觉得有些脸熟。不过正事要紧,既然想不起来想必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物。

这里师徒两厮见完毕,林如海想起前事,便问水溶,“你刚来时可在外头见到一个人?”

水溶不明其意,“是有一个人,是先生的客人吗?”

林如海神秘一笑,“递的是荣国府贾政的拜帖,来的人却是他的侄子,金陵薛家的薛蟠。”

一听到这名字,水溶就变了脸色,原来是那人,怪不得看着眼熟!虽说他父王已经替他教训了薛家,只是他自己总归咽不下这口气。如今人都送上门来了,若是不做点什么,岂不是太对不起自己了。因道,“不过是一介商人,哪里入得了先生的眼,不如让学生去打发了他?”

林如海乐得做这个顺水人情,只是这一回薛蟠是借着贾家的名头来的,不好直接撕破脸,又怕水溶年轻气盛的闹出什么事来,因道,“虽是这样,到底是亲戚家托过来的,不好拒之门外。但是林府的门也不是谁都能进的,让他从角门进来就是了。我这里还有些事要办,让他慢些来也使得。”

水溶心领神会,虽然觉得不够严厉,只是在先生家不好把事情闹大,便依照林如海的意思跟外头小厮说了,让那薛蟠在角门再等上半个时辰再进来。

那薛蟠左等右等还是不见人影,难免有些心急。好在今日出门前宝钗千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