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 (第1/4页)

笑话一般闹过去也就算了。

女儿被人夸奖,林如海自然高兴,但也少不得多嘱咐几句。他也知道自己对玉儿宠的厉害,时常怕她太过骄纵得罪了不能得罪的人。虽则到如今也没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母亲也说玉儿于人情世故上虽有缺陷却也尚可,他这个当爹的还是忍不住操心。

父女两正说得开心,忽听到一人推门而入,还大声说着,“如海,你躲在里头干嘛呢。”

林如海不妨君祁这个时候来,又庆幸他没说什么浑话,因上前见礼,“微臣参见皇上。”

黛玉心道,这皇上怎的如此无礼,爹爹虽为人臣,这却是他的房间,也不能这么直接就闯进来呀。一边却是跟在父亲后头,低眉行礼,“小女参见皇上。”

君祁哪里知道林黛玉会在,有些尴尬的摸着鼻子,忙道,“免礼,平身。林爱卿,这位可是令千金?”

“谢主隆恩。回皇上的话,正是小女。”林如海像模像样的装作普通大臣见了皇上的反应,生怕女儿看出些什么来。

君祁向她招招手,“快过来让朕看看。正想着何时见见你,不想今日便撞见了。你可还记得朕?”

黛玉小心的迈步走近一些,垂首而立,“回皇上的话,小女不记得了。”

君祁笑道,“可不是,那时你才多大点,话都说不利索,自然是不记得了。不过朕可记得你啊,你可是头一个扇朕耳光的人,胆子可不小。”

黛玉听他话中并无怒气,便壮着胆子回道,“小女年幼无知,多谢皇上不罪之恩。”

君祁诧异道,“你这意思,可是不知者无罪?我怎么记得,有人说过不知者乱行,有罪;知者乱行,罪上加罪。”

这下轮到黛玉疑惑不解了,这话是她说的没错,不过是有一回同先生争论之时说的,皇上怎么会知道?

君祁逗她,“小丫头,你可想知道为何朕会知道这话?”

没想到黛玉却不接招,直接摇头。林如海在一旁看了君祁憋闷的样子偷笑,玉儿果然厉害,竟能让君祁如此尴尬。不过这时候他少不得替女儿说话,“皇上息怒,玉儿还小。”却是不肯说一句自家女儿不懂事之类的话,玉儿又乖巧又伶俐,可是个好闺女。

君祁哪里会生气,不说这是林如海的女儿,到底一个十岁的小姑娘,他还能以大欺小,恃强凌弱不成?不过黛玉小小年纪就能处变不惊,又不受蛊惑,可见是个不凡的,这大约是像她父亲。因想起明日还要在这里停留一日,原是想跟如海去外头走走看看。又知道黛玉在京城时也常随了她父亲去外头逛,便趁势道,“明儿朕想去民间看看,你爹爹也要同去,你也同我们一块儿去可好?”

黛玉的眼睛都快笑没了,却还矜持的看向林如海,见他轻轻点了头,才回道,“谢皇上隆恩。”

君祁心道这回总算是没拍错马屁,也不想打扰他们父女,横竖有黛玉在他也不能有什么行动,便先走了。

待君祁走后,林如海问黛玉,“玉儿才刚为何没有接话?”

黛玉蹙眉,“这事儿,总不会是先生说的,必定是父亲告诉皇上的,哪里用得着问。”她又不是傻子,这样简单的事儿一想就明白了,有什么好问的。最主要的是,皇上刚才一脸猥琐笑容,让她有些反感,只是不敢说出来。

林如海想自家女儿果然聪明,丝毫不知道她内心竟是这样想的。若是知道了,怕是要好好嘲笑君祁一番的。不过就黛玉脸上那一副鄙夷的表情,也够他乐上一段时间的了。

第057章 端倪

第二日的微服私访并未成行;君祁被琐碎小事绊住了,抽不开身。林如海却是不忍让女儿失望,自带着黛玉上街去了。

端午过后的济南城热气渐生,林如海怕黛玉中暑气,特意选了上午太阳不甚猛的时候出门。父女两个均是一身马褂长袍,一个风度翩翩,一个清秀可人;走在大街上惹来许多目光。好在黛玉在家时也常改了装扮跑出去;倒也不介意;大大方方的跟着林如海。只是一路上左顾右盼;显见的是好奇满满。即便是集市上也没有多少行人,只有几个稀稀拉拉的摊贩分布在街道两侧,跟京城的繁华喧嚣截然不同。

父女两走了一阵,打算换乘轿子去大明湖看看。林如海正想拉着黛玉去前头茶楼等轿子过来,黛玉却在一个转角处停了下来。

那是一个简陋的摊子,两条长凳,一块木板。上面摊放着几张大大的宣纸,是几幅书画组品。木板后一个三十来岁,头束儒巾,身穿灰色长衫的男子正奋笔疾书。身旁还倚着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