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 (第1/4页)

林如海笑道,“就为了这事儿?那你这样着急作甚,横竖同我们没什么关系,你顾好自己便是了。”

贾琏一愣,随即想到林姑父可是皇上的亲信大臣,这样的事情必定是早就知道了。因道,“姑父说的是,是侄儿莽撞了。不过王家倒得这样快,同我们府上不知道有没有什么阻碍。再者消息一旦传出来,我那位婶子必定要想办法帮着兄弟。我自然不会再帮她跑腿请姑父帮忙求情,可拙荆也是王家人,再说万一二叔直接找上姑父……”

林如海道,“这个你大可以放心,若是有牵连,他王子腾都从南边一路到了京城里,你以为你还能安然无恙的待在家里等过年吗。皇上又不是什么大恶人,一向以孝义仁慈教化百姓,岂能做如此有损威名的事。侄媳妇儿同王家的往来你最清楚,只要不牵涉其中也就不会受池鱼之殃。若是你二叔问起你这件事,倒不如明着告诉他,这件案子说不定是要御驾亲审的,不是随便什么人可以置喙的。你好好待在理藩院,这些事别管。”

贾琏道,“我才从舅舅家出来,舅舅也是这个意思。侄儿愚笨,这里头的弯弯绕绕也不奢望可以弄清楚,只是希望姑父念在亲戚情分上,给侄儿提个醒。侄儿就老实说了吧,我那个婶子也是个厉害的,甄家出事的时候就收了甄家的两大箱子东西,悄悄地藏了起来。如今出事的是她亲兄弟,恐怕其中更是牵扯不清了。”

贾琏早年就听从舅父劝告,也不指望升官,老老实实的守在理藩院,也不用参与朝廷的党派之争。家里也是十分注意,先是让自己媳妇儿跟她亲姑妈、他的二婶子离了心,不让她参和那些糟心事儿;后来又听了舅父的话,跟二房渐渐的分的清楚,好在管家权在他媳妇儿手上,他们又是名正言顺的大房,这才没让二房把整个国公府连累进去。

林如海对这些也早有所闻,没想到这个贾王氏如此胆大妄为,连犯官该抄没的家产都敢接受,竟不似一般妇人胆小如鼠,不知世事,只可惜用错了地方。“你舅舅说的不错。若她果真做了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想要补上也难。好在她不过是二房的,又没能掌管国公府,若不是老太太还在,早就分出去单过了。你只记住一句话,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贾琏将这几句话记在心里,回去仔细思忖再三,总算是摸到了一点门道,主动担下了一项差事,往外地公干去了。

第095章 慌乱

这一年最后一次诊脉;老太医摇头晃脑的摸了半天;好半晌才一脸不可置信的说道,“怪哉怪哉,大人体内的那两股浊气皆已消失殆尽;不仅中毒所引起的症状都没了;连以前那股寒气也没了,可算是彻底治愈了。不知大人是不是用了什么奇药,竟然有这样的奇效。”

林如海也没想到能把旧疾也祛了;实在是意外之喜。不过对太医所言也不好回答;只能含糊其辞搪塞过去。他原先几乎是抱了必死的决心;想要在一年之内铺好后路,不至于让林家毁在他手上。没想到峰回路转,还因祸得福;连一向淡然自处的他都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好容易将太医请走,却不知道要做点什么。这些事他一直瞒着所有人,因此现下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只能吩咐下人准备了一桌酒菜,自斟自酌。

倒是君祁听了太医的回报,高兴的不能自持,若非戴权拦着,早就出宫去找林如海了。

戴权在一旁道了喜,又提起之前的事,“皇上,您先别忙着林大人的事,横竖都已经好全乎了,明日再见也是一样的。倒是太上皇和皇太后那里,您还得早作打算。您说太上皇此举到底是何用意,怎么忽然就……”

君祁平静下来,坐下来看着桌上的一叠信笺,缓缓说道,“老爷子斗了一辈子,都快成精了。听说前一阵又召见了太医,毕竟年纪大了,想必是开始为身后事做打算了。朕可以查到的东西,老爷子未必不知道。”

戴权不再接话,心想要是太上皇真的精明到无所不知,当年也不会发生这样的荒唐事。只可惜皇上让暗部调查的东西他也无法知晓,不知道现在进行到什么地步了。不过看这次皇上的态度,想必是有些头绪了。不然以皇上一向对太后的孝心,即使因为林大人的事有了隔阂,也不可能这样狠决,除非真的知道了什么事。

君祁收起摊了一桌的东西,笑道,“罢了,既然老爷子有令,朕能怎么办呢。母后这么多年的心思朕也不是不知道,好容易老爷子想起她来了,让母后去陪老爷子最后一程也算是皆大欢喜了。戴权,你先去告诉太后一声,老爷子那边大约明后天就会有人来了,先让她做好准备也好。还有,让人把大理寺卿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