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页)

一趟谈笑风生楼,交代了天机老人与上官金虹的一战。

最后,麻烦谈笑风生楼帮忙查一个人——傅红雪。

车轱辘的声音响起,孙小红坐在车厢里,很高兴可以跟喜欢的漂亮哥哥一起出去玩,又开始想念爷爷,迷迷糊糊的,终于睡着了。

李寻欢驾车,目视远方,而远方,只是一片全然的黑暗与未知。

他想起了塞外的民歌,长而悠扬,苍凉中带着一丝悲哀,正如他的心情。

他终于又一次,选择了逃避江湖。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卷就此结束。

32、桃源

世道太平,中原商人与塞外游牧民族常年有货物交易。瑰城,正是每年汉族与少数民族生意往来最多的地方。

生意多的地方自然就是人多的地方,人多的地方自然少不了客栈。

瑰城的客栈很多,有大有小,便宜的,昂贵的,舒服的,简陋的,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客栈。

李寻欢开了一间不大不小的客栈,价钱也是不高不低的,人住在里面,虽说算不上舒服,但也不至于感到简陋。

这家客栈最吸引人的是门外挂着的大酒旗,迎风招展,隔了老远,人们也能看清上面写着“桃源渡”三个大字。

瑰城虽然算不上荒凉,但毕竟是中原与塞外的交界之地,干燥苦寒,哪里又扯得上世外桃源。几乎每天都有人会问掌柜,桃源何处?

俊朗的掌柜总是微微一笑,淡淡地答,吾心安处。

吾心安处,即使吾乡,自然也就是桃源。

掌柜的日子过得心安吗?倒也未必。

每天客栈开张了,李寻欢便找张桌子坐下,开始喝酒。喝了两壶酒,他便掏出一柄小刀,开始接私活干,刻木头。

瑰城每天交易量做大的是汉族的茶叶和外族的皮毛,稀罕木刻的人不多,卖不出好价钱。而小孩子们都很喜欢被刻得栩栩如生的动物,总是笑嘻嘻地跑进客栈来跟掌柜的要。

李寻欢脾气好,有求必应,几乎不会拒绝。可惜客栈里真正管事的人脾气不小,孙小红一身红衣,像个小辣椒,脾气火爆,在客栈里每天前前后后打点记账,每次赶走占便宜的小孩后,都要狠狠数落上李寻欢好几回。

她现在也不叫什么“漂亮哥哥”了,张口就喊“李寻欢”,理直气壮。李寻欢照顾了她五年,等她十岁以后,便是她反过来照顾这个酒鬼,到现在,也是五年了。

何况,当初李寻欢照顾她,现在,她是要反过来伺候两个人。

此人便是傅红雪。

话说两人离开中原之后,一路上得到了谈笑风生楼的帮助,不仅替他们解决魔教的眼线,还花了出动了不少力量去寻找傅红雪的下落。

起初,消息传来,傅红雪跟着一个神秘女子消失在了边城。顺带告知的,还有边城发生的一系列变故,万马堂的衰败,神刀堂的重现……

孙小红记得李寻欢当时一连几天都是笑容全无,两人在太原停了数日,最后当李寻欢已经准备南下的时候,谈笑风生楼却带来了令人感到意外的消息。

——傅红雪独自一人,被留在了瑰城。

瑰城地靠天险,易守难攻,一旦爆发战乱,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在天下太平,遂成了各民族货物交易的地方,总体而言,还在汉人的掌控之中。

李寻欢找到傅红雪的时候,他正住在深山老林里的一间小木屋中。

不足六岁的小孩,每天清晨走三里路去挑水,采摘野果,运气好的时候,可以猎到一些山鸡或者野兔。

他被人遗弃,却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生活了下来,不但如此,还坚持每天拔刀上千次。

刀光很冷,傅红雪的目光却比刀光更冷。

不需要怀疑,李寻欢一眼就可以确定,这个沉默冰冷的男孩就是傅红雪。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寥寥几句就可以被精确的形容。

傅红雪是这种人,或许李寻欢也是。

于是男孩开口:“你是我师父?”

“如果你愿意的话。”李寻欢叹气,重新咀嚼了一遍男孩的名字,“红雪……傅红雪……”

桃花庵惨案那一日,大雪纷飞,铺了一地。后来,桃花庵的雪比桃花更红,那是一片鲜红的雪,被鲜血染红的雪。

傅红雪,这个名字,从一开始便背负着仇恨。

想比之下,叶开,木叶的叶,开心的开,又是多么的肆意洒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