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王家这两府,虽不比原先的伯府是先帝命令敕造的,却也是当年老伯爷临终前上了折子归还伯爵之位后,先帝专专赏与他们兄弟的,就是早前先帝初病时,也还曾过问两府时候建造齐全了……

先帝与老伯爷素来极好,别看王老太爷只得了个伯爵封号,不比什么四王八公,但他可不只有功臣田,却是有正经食邑的,当然归还爵位时也一并儿还了,但作为唯一一个得以随葬帝陵的老臣,其简在帝心,毋庸置疑。

那样的情况下,先帝庇护这位老臣遗孤,也说得过去,尤其王家凄凉,不比四王八公枝繁叶茂,直系只得两子,还都早夭,遗下王子腾兄弟两个,却都尚算得上年幼……

至于皇宫为什么也还被地动影响?

当然是别人家的娃娃可以尽情宠尽情护,自家的娃娃却是要好生磨砺才能成器啊!

王子腾的动作果然快,次日京中就悄悄起了一阵风,最初也没提什么先帝宠爱王家的话儿,不过是说先帝对当今寄予厚望,方才未曾特意庇护他,而是磨砺一二看其应对,同时又让王子胜那句经典也随之散播罢了。

一般民众没有将这两句话联系在一起,有心人听了,再查一查这话的源头,都暗赞一声王家到底还是后续有人,少不得老太太周年祭时,各家的礼又多了几分,就是有那等老伯爷去后就不往来的人家,也不动神色地续起了往来。

皇城之中,因余震未歇只得住在帐篷里头的帝皇听了,唇边弯出一抹说不清意味的笑,不过原本对王家的芥蒂,到底是消了。

王家子,虽不曾从龙附骥,到底识相,难怪父皇对那位挂念得,临了还放不下……

作者有话要说:收藏和花花都来得猛烈一点,仁哥儿亲手挟的香芋丸子殷勤送上哦~

13第 12 章

不出三日,原本那不知怎么传出来的“王家祖上有德,竟是连这般大灾都能护得子孙无恙”的留言,就被先帝的仁慈压了下去,顺带着,先帝对当今的磨砺期许,也跟着那先帝对老臣仁慈优容、连带得对老臣遗孤都另眼相看特意护着的传言一道儿风传着。

当然这先帝对当今如何如何磨砺期许,说来本也是不需民间风传的,只是事有凑巧,当今在先帝诸子中,非嫡又非长,得以继承帝位,说来很有一番故事——

先帝自少年时就随其父征战天下,虽少年青年乃至中年时的大多数时候都在各处颠簸征战中度过,但也并没有妨碍他纳美人生孩子,直至其驾崩,共与后妃生育二十九子三十八女,活到先帝创立大庆朝的有十一子十七女,当今皇帝在其中排行第三,又不是元后所出,不过因他稚龄之中生母就亡故了,他幼年时养在元后跟前七年多,身份比起一般庶出兄弟,倒也有些儿不同。

这大庆朝的第一任太子,自然是元后所出的嫡长子,那位据说很是风光霁月温文和气,待兄弟们也极好,兄弟们,包括当今这位被先帝笑嗔过“是头狼崽子”的,因元后慈爱、长兄友娣,对他也算服气。可是世事难得十全十美,当今那位嫡长兄做了不足一年的太子,就因幼年时于战乱中颠簸流离失于调养导致的弱症没了,好在尚且留下嫡子一个、庶子庶女各三,后来又有个良娣诊出怀了个遗腹子。

其时当今已经奉命驻守北疆,闻言虽也悲痛,更为元后可惜,但他奉旨戍边,无旨就是长兄过世也不能回京奔丧,又因为元后虽然失去了仅存的嫡子,好在三个嫡女里头还有一个在世,虽那位公主因各种缘故,与当今并不亲厚,待元后却极孝顺,其儿女亦得元后欢心,且又有嫡长兄留下的儿女就正养于元后宫中,当今也就不很忧虑,不过是每年必命嫡妻回京住上三五月,以孝顺养母膝下罢了。

可谁知,先帝元后怜爱幼孙,都特特将他们留在中宫养活了,却还是养不活。一个个的,先是被立为皇太孙不过半年的嫡长孙、然后是三个庶孙,竟是接二连三地没了,只剩下一个庶女,还算幸运地躲过那场夺去她两个庶出兄弟性命的疫症。

元后为此大病一场,只是还有一个孙女儿,又有一个怀着遗腹子的先太子良娣在,到底是挣了过来。幸而那良娣也没辜负她和先帝的期望,果然生下了一子,虽说是庶子,就是先帝对元后再敬重也不好立刻再立皇太孙,却总还欣慰着,不管最终如何,那孩子总逃不了起码一个王爵,也能为嫡长子承继一份香火。

可谁知,大庆未立时,先帝诸子那是一个同心协力,成年了但没能熬到大庆朝成立的那九位皇子,可都是为了先帝的大业、其他兄弟的安危血战到底的,偏偏这天下大定,正该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