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1/3页)

“现在知道了吧?文官都不是什么好东西。”秉承着我爷爷最伟大我叔叔最伟大所以我也最伟大的原则,李陵习惯性地抽风了,他完全忘记了在场只有他一武将的事实,一点也不值得同情地受到了张汤“哼哼我等着看你拥兵自重横行无忌千夫所指除去兵权锒铛入狱最后落在我手上的那一天哟”的冷笑以及老灌依旧没心没肺注意力永远不在点上的“小矮子你别老不干正事打搅我们捉奸行不行”的抱怨。

“是宫中规矩错了。”韩嫣接下了安慰刘彻的接力棒——为毛觉得那么猥琐——以温柔智慧型军师弱受无所不包无所不容的强大技能包容了刘彻——这下真的猥琐了,重来——以斯文魔攻路线鬼畜攻无孔不入无所不用的极品属性染指于太子——还是觉得猥琐……咳、其实猥不猥琐重要,词能达意就行了,咱不介意不介意——总之,他是在场唯一一个认真倾听到了太子的心声并将其放在心上的人。

这时,老郭姗姗来迟。

张汤眼睛一亮,郭舍人心中发虚,他很明白,冷面酷吏这样的表情绝对和自己楚楚动人的优点没啥子关系。

在彻太子的见证下,郭某弃灌夫独守空房被告爬墙一案正式开庭。

审判长疑似夏洛克柯南桑包青天附身:“发髻衣着虽然整齐,一定是细细整理过,但你忽略了重要的一点——镜头往下拉,给个特写——鞋子,外头下过雨,地上是湿的,你的鞋底却很干净。大家都湿了,你为什么不湿?”

职业特殊混迹倡伶“纯,乃虚构”的郭舍人:你才湿你全家都湿!

张汤冷若冰霜:“你比我们都早出门,却最晚到,定然是办什么事会什么人去了,竟然会耽误九哥的聚会,事或人必定相当重要。你一身干爽,换衣的地点必然不远,加上有证人目击,若我所料不错,你办的事、会的人一定在便在这楼外楼之中。”

灌夫刚想问“哪有什么证人”,便被机灵的李陵踹了一脚,灌夫心怀感激,毫不犹豫地踹了回去,好心没好报的李陵怒了,热血少年施展平生所学誓将报复进行到底。

坐同一张桌子的张汤忍无可忍:“藐视公堂,罚钱!罚钱!! ”

韩嫣如今个子高了身体好了很有稳如泰山的君子范儿了,温润如玉地微笑道:“山外青山楼外楼,长安歌舞几时休。楼如其名,金碧辉煌,雕栏玉琢,极尽奢华。不说那仙乐飘飘美人如云,便是这区区一副箸子,用的都是墨玉的材料。”

一句话:那么贵的场子,你们砸不起。

灌夫李陵顿时安分了。

郭舍人暗暗得意:那是自然,楼外楼可是我家开的,谁能比我更清楚里面砸了多少银子呢?为了配合烛光,舞台顶上镀的可是足足的九百九十九两真金,檐牙挂的是透明的琉璃灯,方才换下琳琅珠玉的戏服也不是水货。灯一亮,妆一画,竟是谁也认不出臭名昭著的流氓跟班和长安名伶会是同一人。

当然,郭舍人绝对不会承认其中大部分原因是穿了九哥所谓的矮子乐= =

楼外楼生意兴旺,客似云来,除了有太子这盏明灯暗中引路外,还要归功于郭舍人舍身饲虎的奉献精神。砸了天价建起偌大的舞台,硬是找不到合适的表演者。倡伶均是从小买来,请师傅好生调教的,当时的优质伶人不是选入宫廷,就是被高门侯府圈养取乐,由酒楼单独培育教养的,少之又少,原因无他,倡伶好买,有经验的师傅却是难找,聘请的费用也高。所以,为了不亏本,酒楼顶多是在借地给豪门举办宴席的时候,由客人家养的或出钱请来的伶人表演助兴。

万般无奈之下,郭舍人只得重操旧业,用了刘彻欢乐地剽窃还不用担心付版费的新曲,再加上酒楼开业大酬宾,又送瓜子又送茶水的,免费听曲子,有便宜不占是混蛋!不管穷的富的,长安的闲人一窝蜂地都到场。

除了重大节日以外,老百姓的娱乐活动少之又少,连戏曲也是难得一见的。“秦腔”算是最为古老的剧种之一,其名源于周代,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它“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也就是说,汉朝的时候,秦腔这种地方戏曲还没来得及广泛传播,只有当地的百姓知晓、掌握。普通老百姓,整日为生活奔波,得空的时候,也顶多合着号子唱两句民谣,路过乐府停下脚步听上一听,八卦一下汉赋里的爱恨情仇,比如张家小女就是因为这个曲子钻进了李家老爷的被窝,赵村的媳妇儿天天唱那首歌终于让良人回心转意回头是岸。

楼外楼的曲调新颖,歌词不但通俗上口,还添加了一些狗血剧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