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 (第1/4页)

叔侄俩就隔着一个单薄透风的竹帘歇息。

一夜无梦,刘彻不知道是自己太疲惫还是心理素质过硬。

为慷慨赴死的弃子叹息一声,但也只是叹息一声罢了。

倒是东方朔,没有巧言捉弄,也没有甩脸子给人看,一下子变得可以信赖起来。

赶在梁王醒来之前就为刘彻整理衣物,打点行装,渡河,买马,驾车,一桩桩一件件办得妥帖无比。

刘彻很想告诉他自己强大的心灵其实一点也没有受伤,但见东方朔难得如此殷勤,乐得让他误会下去。没有追兵,沿途吃吃喝喝,看看风景,就这么平安地到了长安。

由于通讯不便,窦太后还没有收到太子已故的好消息,全城守备森严,进城要经过种种检查。

刘彻发愁:“原御林军统领李敢将军受我离京时连累,现下还在狱中,军队已经落在太后手里,贸然进去不妥。”

东方朔让刘彻在车上等着,不知道从哪里变出东方神卦的招牌来,晃悠悠地往城门走去。

透过车窗往外看,也不知道东方朔和那些官兵扯了什么,把他从上到下都搜了一遍就放行了。

耐心等候许久,到了傍晚才见东方朔回来,刘彻吃到热气腾腾的家乡饭。

菜色点心均是宫中式样,刘彻依稀记得母亲疼爱这个早嫁的长姐,特地派了个御厨过去照顾饮食,便问:“见到姐姐了?”

“平阳公主照顾我生意,为平阳侯算了一卦,还乐善好施,看我走江湖不易,便赏了这些糕点,暗示明日正午出城相见。”

担心落人口实,刘彻没有让东方朔进城没有带任何与太子身份相关的信物,只盼姐姐能够设计出得城来。

刘彻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与东方朔分了剩下的吃食,细细说了点心的做法与趣事:“这角黍是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制成的,里面裹些猪肉、杏仁、蜜饯,还有中药益智仁,父皇说这叫‘益智粽’,吃了会变聪明……骗小孩子的玩意儿。”他顿了一下,声音有些嘶哑,似乎在竭力克制某种情绪,许久才开口:“父皇他……”

“节哀顺变。”东方朔声音不重,却一字一字砸在刘彻心上。

大汉的未来天子敛了敛视线:“车中沉闷,我要出去走走。”

东方朔什么也没说,给他披上披肩,放下头发,挡住相貌,默默走在刘彻身后。

皇权是天,天怎么会死。每次皇帝驾崩,都会让人怀疑是一场噩梦,仿佛天要塌,闹得人心惶惶。唯有刘彻知道他的明君爹不过是个终日忙于工作治好国却没治好家的普通男人,他会病,会死,会败。刘彻不是没想过自己继承家业的那一天,只不过没料到这一天会来得那么突然。

任何人失去一家之主顶梁柱,都可以茫然无助,太子却不行。

因为,已经有足够的人茫然无助了。

刘彻接住扑到自己怀里的阿娇,娇纵的公主什么也没说,比如为何擅自离京,只是紧紧抱着,用红红的眼睛心疼地看着自己。

素来没谱的长公主刘嫖也不放心地守着,一脸“女儿你安慰人行不行啊要不要为娘的亲自教你几招”的雀雀欲试。

“他们怎么放你们出城的?”刘彻从最简单的问题问起。

“我娘的脾气满长安的人都知道,她要是耍起诨来,谁也奈何不了她!”

“我看你也不差,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刘彘!”

气氛微微有些好转,刘彻介绍了东方朔,示意大家可以放心交谈,共同商议对策。

“你就是张汤说的东方先生?”阿娇将刘彻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缺胳膊少腿,才把视线扫向别人。“年纪轻轻的,为什么要称你为先生?”

刘彻追问:“你见着张汤了?”

“他刚回京就被廷尉软禁起来了,韩嫣假扮他的夫人才通了消息。他说梁王勾结厌次侯欲加害于你,可那是先帝已经病重,朝中大事皆由太后掌控,我们也束手无策。昨天平阳公主约我赏花,告之你在长安城外进不来,我们这才以出城祭祀爹爹为名脱身。”

众人商议一阵,都觉得太子无兵无权,轻易暴露身份只会招来杀身之祸,一致觉得暂避锋芒为佳,刘彻便扮作侍女,随车而行。

临近城门,刘嫖深吸一口气,哭起丧来:“你撒手闭眼倒是轻松了,扔下我们孤儿寡母可怎么活哇……千不怨万不怨,只怨你自己呀……七王之乱,你说你逞什么能啊?!身中六箭,白白搭上一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