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曹后漫不经心的问:“听说,昔日周拂与前御史庄近交好,连带着两家的公子们同窗读书,这可是真的?”

庄简脸上立时透出了一层细细密密的汗,顺着他的脖领子向下流淌着。他低声说:“微臣幼年时候记得不太真了,这读书一事却有的。自三岁至十三岁确为同窗读书。后来。”庄简微一迟疑,接道:“臣十三岁后多病不能去周府私塾读书就不常见了。再往后听说庄府发生了变故,再也未有见过他们了。”他说到最后声音细若游丝。眼睛垂下了不敢抬头,睫毛微一眨动蒙上了一层水气。

曹后点头:“那时听说咸阳兵乱,血洗了离宫和庄府,哀家也很难过。”她话锋一转,抬眼清凌凌的看着他:“庄府二公子,听说名叫庄简的,你可熟悉?”

这一吓非同小可。

庄简全身微微一颤,双手立刻在袖中握成了拳,指甲嵌进了掌心肉里。他心里早已准备却还是如遇惊雷。这“庄简“二字已近十年未有人提起,今日重提竟如叫别人名字一般陌生。

他眼睛未瞬仰面看向曹后:“臣幼时曾与庄简一同读书。他……”庄简微顿,斟酌着词句:“他人聪明,性子活泼,听说,小时候太过于调皮,而被庄御史责打。除此之外却是不熟。”

曹后点头闭口不语。她慢慢站了起来在殿内踱步,冕服宫裙沙沙的拖着地,庄简心中惊疑,踱步乃是心有难以抉择之事?!可与他庄简有关?!

曹后站在窗外,正好看到外面凉亭之中,太子刘玉坐在其中,眼前站着周复跪着雍不容,看似正趁着周维庄不在跟前正在诱导教训他的家人奴才。太子感觉到了他们目光,扭脸向着曹后尴尬一笑。

曹后脸上现出温情:“天底下作父母的岂有愿意痛打子女,不爱儿女的道理?无论为皇家、大臣、还是走卒小民,这舔犊之情一般的深。”

“太子有您这样的母后,正真有幸。”庄简有感而发。

曹后微笑道:“知子莫若母。刘玉性子好强做事独断不留后路,又素来不听旁人劝告,这个样子怎能升登大宝,成为皇上呢?

庄简心惧,忙道:“太子为长子谛孙,定会成为一代明君。”

曹后伸手关住了窗棂,坐回到大殿中央,脸现嘲色:“木秀于林风必催,他做事决绝率性不留余地。得罪的人多,登上皇位自是不易。”她看了庄简一眼,冷冷笑道:“他能平安活到成人已属难能,更何况贪图那九五之尊。”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庄简心道我也不看好他!他立刻跪下:“皇后宽心,太子为皇上嫡子,仁德天下,上天必定助他。”

“仁德这种东西,正是太子欠缺。刘玉自小儿不顺福薄不厚,我日日祈祷他能平安长大,不求功名闻达至尊权势,偏偏他心性儿极大,志在那九五之尊权倾天下,并不在日常之乐。”

“……”庄简不敢接话了。

曹后瞧了瞧他。庄简心道不要。我自顾不暇,可千万不要让我辅佐他。

曹后站起来,抬双手微微万福给庄简施礼。庄简跪在地上连连还礼。

曹后正色道:“周太傅。请你答应我一件事。”

庄简一口回绝:“臣不能答应。”

曹后道:“周维庄,你有才有智有勇有谋,胸中锦绣更非这陈乏外表可比。请你在太子身边,看着他,教着他,帮着他,给他指路,若是他出错请你指点他,若他走的太快请你约束他,若他有了危险请你救助他,看他能走到多远就帮他走到多远。不需要你帮他功名成达,只要你帮他平安活下去即可。”

庄简叩首道:“周维庄自身有极大的缺陷,愧对先人。由此无法应承请皇后赎罪。”

“哀家也有自身牵绊不能帮助太子,只有请助与你。”

“心有余力,力所不及。皇后见谅。”

“你可有什么难言之隐?”

“臣没有难处。”

曹后大急:“周维庄,此事你必须应允!”

庄简无奈:“此事若非心甘情愿,周维庄口中答应又有何用。皇后请回,太为难臣了。”

曹皇后见他坚要推辞心中慌了,忍不住脱口而出:“周维庄,若是你不肯帮太子,这天下就没有人会帮他了。这刘玉可不是我亲生孩子!”

庄简应声抬首,失声道:“你说甚么?!”

皇后惊惶的全身微颤,话音落地难以收口:“太子并不是我的亲生儿子!若他是我的亲生儿子,自然不必求助外人,我父兄曹氏王亲自会将他推上皇位。因为刘玉不是我的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