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 (第1/4页)

“以元帅这意,又该如何?”

没料到他会陡然询问自己的意见,倒真正像一个擅于纳谏的明君。意料之外,卓寒青的反应还是相当之快,“主动迎击,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一直以来不都是如此么,汐蓝的赫赫战果都是因为羽檄军的主动出击才得来。一向都是欺负别人,从来没有被别人欺负而不敢还手的先例。

“哦?”堪称柔和的音节,似乎已经接受了这个提议。“元帅又认为,应该往何处迎击?静铁关么?”

听上去是相当正常的一场讨论,君友臣恭,平和的简直可以成为朝议的典范。只有卓寒青一人听出其中刺骨的讥讽。“有佯攻,就会有主攻。”卓寒青提出最简单的真理,就是因为简单,才更加无可反驳。“找出焰赤的主攻方向,预告埋伏,让敌人有来无回。”

“这么说元帅已经找出主攻方向了?”刻意营造出的惊喜与赞赏,滟昊泠心中却是无比明白……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这已不是单纯的两国之间的战争,要不了多久,整个七界都会被卷入进来。在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广阔战场,随之而来的将是绵延不断的战线。在这样波澜壮阔的局面下,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所谓唯一的主攻方向。

若换成是他,一定会布置几条战线,根据战机灵活的变更其中的主副关系。这也是迷惑敌人,达到最佳战果的必然手段。

所以在一开始他对于静铁关的,尽管听上去十分不负责任,偏偏那就是现实。今日的佯攻地点,谁也无法保证明日是否就会有敌方的主力汹涌而来。

“焰赤要来进攻我国,必然是从相连或相近的边境前来,静铁关就是其中之一。在现阶段,应该立刻加强边境布防,以免被焰赤钻了空子。”卓寒青的确无法判断何处才是主攻方向,然而他还是一个老将的经验,给出了最合理的建议。

“元帅可知如今汐蓝的边境线有多长?而羽檄军的军力又有多少?”

照旧的一针见血,也许正是因为滟昊泠太过冷漠,从来不会将任何事放在心上,因此才能更加清楚而准确的看待一切。

汐蓝的扩张速度太快,就在人们为着这前所未有的胜利而欢快鼓舞时,弊端却在悄然浮现。滟昊泠带着仅有的一双不带任何怜悯与感情的眼睛,默默的看着这一切,什么措施也不采取,甚至没有对任何人提出警告。

直到今日,所有的问题都再也掩饰不住,喷溅似的爆发出来。

覆灭一个国家,却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将之同化。最初的百图还好,因为当日烈熠尚在身边,经过一系列的努力之后,如今的白州在冉晨的治理下还算是一方平安。

但是景阳的情况就截然相反,滟昊泠在战后没有花费任何心血,当然了他大概也没有那份心思。易主的景阳除了变换一个名字以外,与汐蓝之间没有任何干系。没有能够小统御全境的权力系统,景州境内早已是一盘散沙。

假如有足够的时间,或者换上一位统治者,会慢慢的感化原景阳的百姓。即使要让两个彼此对立的民族真正合二为一是个艰难长远的目标,但是在无数的努力之后,至少能令失去故国的人民不再仇恨反感若斯。

卓寒青在一番思索之后显然也明白了这个局势,再难说出加强边防的建议。太过广阔的领土,没有新的兵源补充,要靠以往的羽檄军守护住全境,的确是一场空谈。

滟昊泠从皇座上站起,一步步的走下台阶,随之缓缓的在群臣之间走过。每走一步,就说上一个字。也不知是他身上散发出的气息太凌厉,还是出口的句子太惊世骇俗,直到皇上将要说的话全部说完,扬长而去之后,众臣还是呆若木鸡的立在大殿 ,忘了散场。

“一直以为,都是汐蓝在进攻别国,自然就要做好被别国报复的打算。不要抱着只能欺负别人而不能被别人欺负的想法,天下间没有这么霸道的道理。”

话锋又转,“至于现有的领土么,暂时失去一些也没有什么。只有无知妇人才会紧紧攥住手中现有的财富,一分也不步放手。将目光放的长远一些,只有最后的胜利,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未完待续)

第九卷

第八章 生死一线

“公子总算来了。”依旧是哪个软糯到醉人的声音,但是真正算起来,这还是烈熠第一次看到这个女子的真容。上一次即使是在双方缔盟之际,她也仅仅从纱幔后伸出一只白皙的有些过分的手。

说是真容,也并非完全正确的说法。真正看清的,也只是她的身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