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部分 (第1/4页)

“还是用我们的公路?”

“是,但不允许我们继续建。”

陈易沉吟了起来。绕马拉城的环城公路是必须修建的,如此才能在不攻占马拉城的情况下,掌控马拉城及其周边的资源,最起码的一点,要找到铂金矿的存在,要找到更多的天然橡胶树。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最好是在不发生激烈冲突的情况下,建一个新的桥梁。

“我们有架桥的技术吗?”陈易缓缓的问包工队偷偷廖缶。

“那个大爵士,就是我们俘虏的那个,席尔瓦,他会。用西大陆的土办法。是一种石制的吊桥,我们用钢筋混凝土代替,已经做过一个小的了,没有问题。”

廖缶说着停顿了一下,又续道:“席尔瓦大爵士,说他有对付这些骑士的办法。”

“哦?是什么?”

廖缶眨巴眨巴了两下眼睛,他还以为陈易会愿意见见席尔瓦的。

此情此景,由不得他迟疑,于是马上回答道:“是市场,他说马拉城的贵族们喜欢市场。如果有一个市场,干净的,像是我们的西江水寨那么干净的市场,出售像是我们西江水寨上出售的东西,并吸引城里的贵族们来玩,那他们一定会不耐烦来回的摆渡,还有骑兵的搜查。如果我们没有过激的战争行为的话,至少那些中下层的小贵族和市民,庄园主,会主动请我们修建桥梁。”

“嗯?”

俞伟超掌握着财政,马上醒悟过来,道:“那岂不是市场建在哪里,桥梁就修在哪里?道路也得改地方?”

市场肯定不能建在他们的脚下,那原先的公路计划就必然要改变。改变就意味着钱,而且是巨量的资金。

陈易倒是对此很感兴趣,笑道:“完全可以试试,不过,具体出售什么东西,让席尔瓦大爵士,拿出一份名单来。廖缶,你负责建设这个市场……”

“是。”廖缶激动的两腿并拢,在西大陆,工作就意味着权力,一个出售地球货的市场,听起来就很厉害。

……

第三百三十三章 马拉城(1)

在距离预设桥梁2000米外,一个新的“西马市场”被建立了起来。

它的位置是妥协产生的,没有廖缶等人要求的那么远,也没有俞伟超等人要求的那么近。当然,出售的物品与价格是绝对令人称道的。

“西马市场”是常见的批发市场的模式,两层的小楼外加一层的活动板房就构成了一家店铺。每家店铺的面积都超过300平方米,下层经营,二层既可做店铺亦可做成办公或休息的地方,活动板房则是就近的仓库。这样两条并排的街道就组成了市场的一期工程,容纳总计20名商家。

虽然数量上很少,但20间店铺出售的物品种类是要超过马来城数百商家的。陈易曾经送至西大陆的运动服、解放鞋、胶鞋以及金属锅,锋利的小刀只是“西马市场”内的普通货色,更专业细化的民用产品成了市场内主流。皮质手套给骑手用很舒服,纺织手套适合步兵用钝器,厚厚的棉布手套能端极热的锅……舒服的丝质或棉质内衣,防水鞋,塑料运动和针织面料鞋继续受到马拉城邦的村民欢迎……廉价的蚊帐和洗衣粉则是行商们抢购的焦点,也不知他们将之送到了哪里……软金属制作的扳指得到了弓箭手们的一致好评,其实大多数买得起它的都是城中的贵族子弟……

作为一个偏远的城邦,马拉城并非是商业城市,数千年来千篇一律的手工制品称得上是成熟耐用,这使得居民新购入商品的欲望大大降低……“西马市场”就不同了,商人们出售的新鲜玩意,不仅减轻了劳动负担,最重要的是能够增加家庭收入。

虽然马拉城的元老会颁布命令,禁止城中居民前往西马市场,神庙的祭祀也在城中大肆宣传,可信仰金钱的商人们,可不会在乎元老会。

事实上,当学员中曾经做过小摊贩的黄伟成为了“西马市场”的直接负责人后,他的首要政策就是:将“西马市场”变成马拉城的批发兼营零售市场——这是他在江北做小贩的时候就有的愿望,如今不仅实现了,而且还相当符合眼下的情形。

批发和零售形成了巨大的差价,行商们要赚取成本50%左右的利润,坐商们要赚取成本30%左右的利润,最终到了店铺中,就涨价了100%……不管其他城邦的人是如何看待此问题的,对于马拉城内的消费者而言,出门3公里并摆渡至西马市场,就可以用二分之一的价格买到不少的好东西。若是稍稍多带几件兜售在市场上,等于是白捡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