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部分 (第1/4页)

高秋不知道陈易是没明白问题的严重性,还是真的轻松,他清清嗓子,提醒道:“如果有铂金留下来还好。问题是按照现在的速度,150吨的黄金和铂金用不了两个月就要售罄。到时候……咱们的债券委员会就要无疾而终了。”

陈易心想,两个月后的细菌冶金效率要提高4倍,每月的产出都在80吨以上,只要不怕矿脉挖光,绝不会出现售罄的情况。

当然,他明面上提出的理由是:“江宁的黄金和铂金消费量有限,就算大家有钱,也不至于全换成黄金和铂金藏起来吧?开始阶段兑换较多是正常的,其实全换成黄金和铂金还好,他们总不能拿着黄金去消费,最终不还得拿着我们的黄金券在市场上购买物品?”

陈易打的就是这个主意,让黄金和铂金充斥市场。

当然,若是按照供需状态来分析,贵金属太多兴许会使其价格降低。但在广泛的真实世界里,贵金属才是价值的核心。美元、人民币都不是……因此当黄金涨价的时候,人们并不是说“黄金涨价”,而是说“美元贬值”——与之相对应的是石油涨价的时候,人们说“石油涨价”,最多加一句“由美元贬值而引起”的。

这是因为贵金属本身就是稀缺的,而石油是人为稀缺的。

所以,只要陈易提供足量的贵金属,不管是150吨还是15万吨,只要是作为货币,世界都能吃得下,而且世界愿意吃下来。

在美元称雄世界之前,世界交易的结算货币就是黄金和白银,直到70年代皆如此。

劣币能够驱逐良币并不意味着良币走投无路,只要良币能支持下来,最终获胜的必然是良币。

只是高秋并不相信陈易能拿出无限量的贵金属。

他的理由也很清楚明白:世界贵金属的产量是透明的,150吨的贵金属已经够令人吃惊的了,哪里会有更多。

所以他用科普的语气对陈易说道:“几百亿元的贵金属,对江宁市的普通人是够多了,咱们中国一年的黄金消费量也就是400吨。问题是那些买不到黄金的珠宝公司,工业集团,还有那些银行和保险公司……他们都盯着呢。150吨的贵金属,最多让他们打个饱嗝。”

“让他们吃。”陈易的回答无赖的让人无奈。

高秋哭笑不得的道:“那他们吃完了,咱们怎么办?”

“我说了,一个月提供20吨,至少50亿元吧。稍微节省一点,把这个月坚持过去,贵金属的供应量还会提升。”

“还会提升?”高秋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贵金属,这显然超过了他的认知范围,脸上露出浓浓的犹豫和担忧。江宁银行是被迫参与进来的,可一旦参与进来了,就撤不走了。

会议室静了几分钟,依旧是高秋道:“我还有个疑问,万一国家动手,出钱兑换咱们的黄金和铂金,那怎么办?”

李老和徐成楚马上扭头看向陈易。

后者轻笑了两声,说道:“那我就当把黄金和铂金卖掉了。”

“卖掉?”高秋惊诧莫名。

陈易煞有介事的点头,说道:“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熬,总要让大家熟悉黄金债券吧。不要急于求成,熬的越久就越接近成功。”

“贵金属会消耗光的。”

“我会想办法补充贵金属的,只要我们控制一定的发行量,就能支持下去。”陈易这算是做出了一个小承诺,胸口微热。

现在的西大陆就像是殖民时代的幸福美洲,各种贵金属的储量惊人,神奇山至少是万吨级别的。鉴于黄金和铂金冶炼的困难与污染状况,西江水寨的主要开采方式就是细菌冶炼。

按照周后元的设计,矿池中第一个月能处理生产出20吨黄金或铂金,第二个月40吨,随后增产到80吨,160吨……,一年生产1600吨的黄金或铂金,像是玩儿似的。

1600吨正是西班牙每年在美洲开采的黄金和白银数量。

正因为如此,高秋担忧的贵金属数量不足,实际上是陈易策略性的投放方式。这也是他升起货币发行念头的源动力。

只不过,当他真的涌起建立贵金属货币的念头的时候,他的注意力就被转移了。

比起建立一个货币制度而言,几千亿或者几万亿元也只是等闲。

当年建立美联储的私人银行和机构,随着美国的发展不知得到了多少好处。中国的国情虽然特殊,陈家在中国的地位却不见得比美联储创立人在美国的地位低……江宁地区的试水,想必已在国家的眼仁子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