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部分 (第1/4页)

李老更担心陈易,暗忖:果然还是个年轻人,被人一捧就拿不准主意了。几百万件衬衫,估计是客户一两年的订单了,以后的订单如何维持?希望赔钱别超过1亿,否则坚持不下去,反而功亏一篑。

他是赞同公司集团化和财团化的,但若是因此将陈家都赔进去,可就得不偿失了。

“不知那些贵金属里,究竟有多少是真的属于陈家的。”李老着急的为陈家考虑:“希望陈易这次不要亏掉太多。”

他却不知,陈易此次采购的物资,仅仅够西江水寨自用半年左右——光是矿山上的奴隶就超过30万人,每个月穿烂一双鞋再正常不过了。

而他若是放开出售这些物资的话,恐怕最多两个月就能销售一空。这还是考虑到西马市场和港口商人的反应速度。

以西大陆的广袤和神庙战争的惨烈程度,别说是江宁的制造业,就是整个东南省的制造业,也需要扩张个十倍才能勉强供应。真正限制贸易的是交通条件,就像是当年大航海时代的船队吨位限制一样,两个大陆之间的任何物资交易都是有利可图的。

选择这样一个时间来推行的采购政策,是陈易出于扩张势力的考虑。而硬件条件的具备也是一方面,若不是西江水寨能够自给自足一部分食物和基础资源,武馆的扩张足够提供大量受信任的学员和职员,陈易也就拿不出足够的余量去签订订单,促进整合。

“一个企业是否可以多个竞标?”突如其来的问话打破了“坟场”的寂静,商人们像腐食的乌鸦似的抬起了头颅,汗顺着脖子流下来,好像他们正在努力工作似的。

“你是力德集团的老板吧?”陈易的记忆力毫无疑问的出色。

“我小名就叫阿力,大名毛力。陈先生您随便叫。”这是个戴假发的男人,膀大腰圆的像个摔跤手似的。

陈振兴不禁莞尔,道:“老毛,每次听你的名字都想笑,生为毛利死为净利,好名啊。”

毛力习惯了别人用他的名字打趣,洒然笑道:“承蒙老朋友照顾,毛利才能养家糊口,我这辈子就是为了净利润打拼了。可惜工厂小,工人少,陈先生,老实说,您的单子里,我们公司要想接下来一个,就得把几个厂子的人手全用上,像是做衬衫,我就得把鞋厂的工人也给拉过来。虽然能完成单子,但其实浪费了产能,效率还低。所以我想,我们能不能接半个单子,然后再接半个胶鞋单子。”

“可以。”陈易想了一下,道:“20万的倍数吧,20万件,40万件都行,你们自己填,只要是满足计划书要求的,我从价格低的开始取。”

阿力一炮而中,其他人马上跟着问:“那是不是我们暗标每个单子都行?”

“只要你掏得出保证金,且保证全能吃下去,我没有意见。”

挂着江宁轻纺一厂牌子的男人则问:“能不用这个债券结算吗?我们做帐不太方便啊。”

“总比1年后结账,做起来方便吧。”陈易抿出一丝笑容来,以解释的口吻笑道:“对外贸易是比较麻烦的事,除了进出口的事,货币结算也麻烦,用黄金债券,等于免去了汇率风险,对大家是有好处的吧。”

只听他的前半句,江宁轻纺就不吭声了,供大于求的市场里,欠款可是能决定生死的。别的不说,100万套衬衫,那就是上千万的款子,一年的利息就得有百万规模,说不定比利润还高。

此后的问题回归暗标问题,陈易又回答了几个,拍拍手道:“受邀请的企业共有21家,一共是21份标,咱们采用暗标的方式,一次竞标,如果价格相当的话,就指定技术指标强的。需要注意的有一点,你们可以将一些工作分包出去,但不能转让标的。也就是说,谁中标,就是谁和我签约,出了问题,我也许会找分包商的麻烦,但肯定会先找你的麻烦。没有问题的吧?那么开始。”

他一边说话,一边用眼神扫视一圈,那冷静的表情,几乎具有冰凉世界的功能。

其实真的有,“威压打击”一圈下来,流了冷汗的人都觉得凉快。

21个人开始伏在桌面上,苦思冥想的写下自己暗标的数字。

所谓暗标,正是与明标相对应。每个人只能写一个价格,而且非公开。最后对比则以价格最低的得中。

这种方法能够避免明标中出现的诸如轮空和赌气之类的风险问题——对于较大的企业来讲,风险控制是比一点点利润更重要的事。

毛力咬牙切齿的在衬衫后写上了13。8元的价格,又标注为60万件。不是他不想标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