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部分 (第1/4页)

糟鼻子不甘心的又问:“最近几天,会不会有新货到?”

“那我不知道了。”

“一周,用你们的一周算,有新货吗?”

“我真的不知道了。”

黄伟咳嗽一声,走上柜台,笑了两声,吸引了注意力后,道:“我保证,最近两周内,不会有新货到,就这么多了。”

糟鼻子要的就是这么一句话,一股脑的将黄金债券放在了柜台上,吼道:“衬衫,我要衬衫,全给我。”

后面的人也醒悟过来,纷纷选购。

2周内没有新货,那只要将货物在两周内发卖就行了。

这对于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非常困难,对于西马市场上的商人们来说,仅仅是利润多少的问题了。

那些来自异邦的船只,一次就能运走10万件的商品,1吨的黄金,才能买多少件商品啊。

黄金。

铂金。

白银。

无数的贵金属从商人们的手上转入的柜台,只为了得到几万件的货物。

这些钱都是商人们在过去一两年间赚到的绝大部分资产了。他们利用了利益再分配的过程,通过西马市场,源源不断的从土著身上赚取资金。

不过,在这一刻,这些资金终究又流到了陈易的手上。

就算是小摊贩出身的黄伟,也不自觉的想:经过这次以后,贵金属的价格一定会上涨吧。

为了进货,商人们一定会要求其他人用真金白银购来购买货物,由此自然推高了贵金属的价格。

“黄总,总账。”女职员将有大量的黄金券的柜子让开,请黄伟清点后签字。

“怪不得让换黄金券。”黄伟猛的一拍大腿。

“什么?”

“黄金券就是贵金属啊,怪不得主上这次要强力推行。市场上了有了大量黄金券,自然会平抑贵金属的价格。”黄伟想明白此点,匆匆的点了收入数量,将之锁入保险柜中,立刻回到办公室中撰写文章。

西江城邦已经有了两个刊物,分别是《西江晚报》和《西江周刊》,前者仅有一页,刊登各种新鲜事,也有尽量新的消息。后者则是评论周刊,发表的都是重量级文章——这些文章的内容看似稚嫩,但却必将影响整个西大陆,从而也将影响地球的生态。自从西江会建立之后,地球和西大陆就在宏观上接近了。

这两个刊物都已经公开出售,但因为全是中文,实际上仍以内部期刊居多。

当然,一些铁了心要跟着西江势力走的聪明人,早就开始了自学中文的过程,其中较优秀者,读晚报已不成问题。

对于这些文化认同的土著,西江城邦当然也不限制他们获取信息,包括马拉城的贵族在内,许多人因此都高价雇佣懂得中文者给他们做翻译。

黄伟念念叨叨的开始撰写关于黄金债券的经济分析。他不懂什么经济学,但西江水寨懂的人也不多,身为西江山寨经济学权威,他有理由撰写自己熟悉领域的想法。

事实上,这也帮助了他更进一步。

当天晚些时候,所有的提货单都卖了出去。

黄伟将黄金债券以及收到的贵金属核查后,送交俞伟超。整整50吨的贵金属,价值75亿元,乐的菱形会议厅都在颤抖。

西江水寨,终于收支平衡了。

……

第四百六十七章 刘守义的烦恼

当陈易再次回到江宁的时候,他已经底气十足了。

全国一年的黄金消费量仅600吨,陈易一次性就带回来130吨,另有250吨的铂金和过千吨的白银,在高秋眼中,这简直就是一支西班牙舰队的收入。

“莫非你发现了新大陆不成?”高秋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

就在2个星期前,他要求陈易减少一点贵金属的存量,谁想到两百余吨贵金属之后,又见到了近400吨的贵金属,自然而然的将其与新美洲给联系了起来。

陈易对此应付自如,轻飘飘的答了一句:“我不说假话,所以我就不告诉你了。”

高秋于是哈哈大笑,掩饰了过去,回归正色说:“我们库存的黄金和铂金数量太多了,央行的黄金储备也就1000吨的样子,上面有点不好的风声,您看……”

“我们陈家根红苗正的,央行能干的事情,你江宁银行就能干,放心吧。”陈易的眉毛竖起来,顿时威势十足。

他打的就是央行的主意,一点不怯的又道:“你怕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