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3页)

基金重仓股则是衡量基金投资集中度的一个主要标准,也是基金管理人研究分析能力和基金未来盈利能力的体现。

③是否包括问题股或未流通股权。

如果基金投资组合中存在“问题股”,则基金净值将遭受巨大损失,这一现象也反映出基金在选股标准和内部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缺陷。由于在基金的资产计价(特别是问题股)方面,政府和机构目前尚未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所以各基金在对“问题股”和“未流通股权”定价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而这些差异可能会影响基金的未来业绩。因此投资者在阅读年报时,要特别留意这一点。

④前十名持有人分布。

通过阅读年报中披露的“基金前十名持有人”,投资者可以了解到主要的基金持有人,他们所属的类别(个人或机构投资者)和他们的投资目的,同时可以了解到持有人结构的稳定性。如果该基金于二级市场上市,可由此推测出该基金在二级市场中的业绩表现如何。

如果在基金持有人结构中以投资为目的的机构投资者比重较高,其二级市场资产净值的波动性也就相应较小,从而收益较为稳定;反之,则波动性较大。如果基金持有集中度上升,则表示基金投资者不再仅仅由一些零散的投资者组成,而是成为大资金谋求长期稳定回报的重要投资载体。

⑤审核(计)报告。

审核(计)报告包括会计审计报告、内部监管报告、基金托管人报告等的审核报告。注意查看有关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财务审计报告,看其对基金公司提供的财务数据是否持有保护意见。倘若没有,则可认为基金公司提供的财务数据是真实的、可靠的;若有,则投资者要慎重考虑是否投资于该基金。注意内部监察报告对基金管理人经营中的工作经验及错误等的描述和建议。

⑥其它事项。

投资者应该关注基金公司一年来发生的相关事项,其中包括:基金管理人管理费是否降低、基金公司在过去年度有无司法诉讼(打过官司)、基金公司有没有大的人事变动发生、基金公司关于管理费“降价”的通知、基金公司关于修改投资策略的决定等等。

(2)年报业绩报告分析

在年报中,我们最关心的便是基金在上一年的业绩表现。在对业绩进行分析时,需要重点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①分析基金成立的时间。

年报公布的业绩并不一定就是基金一年365天的表现。一般基金公布年报的计算期间为年初1月1日至年末12月31日一个会计年度的时间;而有些基金是在会计年度内成立的,那么其成立时间应该从该基金发行之日起算到年末12月31日。

②分析“加权”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

并不是所有的基金都是在年初上市的,对于那些在年中挂牌上市的基金来说,为了消除与年初上市基金在运作时间上的无可比性,通常采用加权的方法,用以下的公式计算增长率:

(加权)增长率=〔(期末单位净值-期初单位净值)×(365天÷本年度基金实际成立天数)〕÷期初单位净值

txt小说上传分享

分析基金信息(4)

投资者应注意,加权增长率并非实际增长率,而只是对实际增长值的估计,可以较为科学地反映实际增长率,但是不能将理论与实际画上等号。

为了弥补“加权”增长率的缺憾,投资者可以根据基金年度报告中的数据,通过还原的方法——摊薄算法来计算实际增长率,即:

(实际)增长率=(加权)增长率×本年度基金实际成立天数÷365天

③与银行利率及同期大盘指数比较。

在业绩报告中,通常会有基金净值增长率与银行利率及同期大盘指数增长的比较。如果基金增长率小于或等于银行存款利率,表明投资者投资基金所得的收益会小于把钱存到银行去所获的利息收益,而且前者还需承担更大的风险。所以,此时投资者不宜选择投资。至于净值增长率与同期大盘指数的比较,并不是适合所有类型的基金。尤其对于收入型和均衡型基金来说,投资者更应看重的是绝对的价值增值,而非相对于市场指数的比较。

④撇除基金优惠政策评估基金业绩。

在目前的证券市场上,基金投资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它可以享受某些政策上的优惠。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开放、完善,政策的扶持作用将越来越小。在评估基金业绩时,要撇除基金优惠政策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