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1/4页)

王之涣(688—742)字季淩,绛州(今山西新绛)人。今存诗仅六首,均是绝句精品,如《登鹳雀楼》、《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千古不朽的名篇。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京兆万年(今属西安市)人。他家境贫寒,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他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和当时著名诗人几乎都有交游,孟浩然、李白、岑参、常建等都存有赠他的诗篇。他的诗以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三类题材为主,如《出塞》,《从军行七首》其一、其四、其五,《长信秋词》、《闺怨》、《芙蓉楼送辛渐》等均是流芳千古的名篇。王昌龄最擅长七绝,与李白同为七绝成就最高的诗人,他名气很大,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美誉。如《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这首诗被明代诗人王世贞誉为唐人绝句压卷之作(王世贞《艺苑卮言》)。明人胡应麟《诗薮》云:“七言绝,如太白、龙标,皆千秋绝技。”王昌龄的七绝不仅在唐诗发展中有重要地位,而且成为后人的范本。

高适(704—765)字达夫,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整个唐代,大诗人中政治才干最出色、官职也做得最大的就数高适。《旧唐书》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他的诗以古体见长,尤以七古为胜。他的七言歌行气势浑雄,意象鲜明,淋漓酣畅,一泻千里,《燕歌行》是其名作。《别董大二首》其二(千里黄云白日曛)也是历代传诵的名篇。

岑参(715—769)是江陵(今属湖北)人,三十岁应举及第,曾两度出塞。他以写边塞诗著称,是盛唐边塞诗的殿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是他的名篇。他的诗歌想象力丰富,善于以绮丽豪放的笔调描写异域奇特风光,洋溢着积极乐观的精神,在盛唐边塞诗中独具一格。

李白(701—762)字太白,年轻时仗剑任侠,曾遍游大江南北,北登泰山,南至杭州等地,与诸多名人相交,诗名远播,震动朝野。天宝元年秋,唐玄宗下诏征李白入京,以隆重的礼遇,命李白供奉翰林。因遭宫廷权贵忌恨谗毁,天宝三载春,李白被放还乡。他离开长安后,结识杜甫、高适等诗人,四处浪游,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入永王李璘幕府,因受李璘牵连被流放夜郎,不久就遇赦放还。762年,李白病死于当涂。李白的诗歌题材丰富,各体兼备,尤工七绝和七言歌行,是盛唐气象的典型代表。他追求自由,追求理想,一生不以功名显,却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发展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他是唐代写乐府诗最多的诗人,偏爱七言歌行,如《将进酒》、《行路难》、《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等都是他的名篇。他的《静夜思》大概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流传最广的一首游子思乡诗。他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赠汪伦》、《登金陵凤凰台》等都是流芳万代的诗篇。李白的诗歌出色地完成了初唐以来诗歌革新的历史使命,以飘逸豪放的风格、蓬勃浪漫的气质成为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作为唐诗的高峰之一,他的诗歌成为后人学习的崇高榜样。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出生于河南巩县。杜甫生长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官僚世家中,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的著名诗人。他7岁即开始学诗,15岁时就因诗文引起洛阳名士们的重视。家庭给予了杜甫正统的儒家文化修养,追求仕途是他的人生轨道。他年轻时曾漫游吴越、齐赵等地,二十四岁时赴洛阳考试未及第。三十三岁时与李白相识。三十五岁后,为了做官奔走于权贵门下。安史之乱爆发后,入蜀避乱谋食,被严武表荐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杜工部”)。因蜀中大乱出川东行,五十九岁客死旅舟。杜甫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极大地开拓了诗歌的领域。杜甫一生的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因而,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政治理想的执着始终是其诗歌的主题。他的诗篇广泛深入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被称为“诗史”。他的诗各体兼备,形式多种多样,律诗创作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诗歌语言千锤百炼,“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他的名篇众多,如“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秋兴八首》、《羌村三首》、《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北征》、《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