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正轩接过一看,那是一件普通玉器,如碗口般大小,中间刻着一朵牡丹。问:“你想找的是什么样的?”

清儿答道:“形状和这件差不多,只是中间刻得是梅花,而不是牡丹,而且,那玉并不是普通的玉,是百年水磨而成,通体晶莹润滑,如少女肌肤,故被称为是玉女仙肌。”

正轩沉思片刻道:“我好像见过,刻着梅花的玉,只是,似乎是很多年以前,我想不起来到底在哪儿见过……”

清儿重拾笑容道:“你见过最好,至少这样我可以肯定那块玉在宫里。”

正轩命孙公公回去调换,清儿阻止道:“若她们得知我这么在意这样一块玉,她们定会大作文章,我们还是另想它法吧。”

正轩怒道:“我自己家的东西居然不能随便看,真是岂有此理!”

田蔺道:“清姐,这光看账本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要不晚上趁她们都睡了,我去把钥匙偷来,然后我们进宝库找。”

清儿笑道:“皇后刚放你一马你就迫不及待要惹火她了?入室偷窃我可没理由保你了。”

于静也劝道:“宫里侍卫这么多,万一被抓,岂不连累清姐?”

浩轩突然道:“我会安排。”

众人不解,正轩解释道:“浩轩曾是锦衣卫副统领,宫里许多侍卫都是他的心腹。交给他吧。”

清儿与浩轩对视一眼,虽然眼神依然冰冷,但深藏灵犀。而正轩将一切尽收眼底,无意瞥见清儿一直戴在左手无名指上的玉戒,隐隐心痛。

离会试之日不足一月,各方举子陆续集聚京城。而撒出去的网,也慢慢有了收获。正轩派出去盯着三位考官的密探每日深夜都到鸾凤宫禀报,收网之时指日可待。

第三十九章 私觅良才

清儿找来正轩浩轩,让他们换上书生装。

照了照镜子,正轩抱怨道:“我这么英气逼人的脸换上书生装岂不糟蹋了?”

清儿笑道:“我们是要去以文会友,你要是一身武夫打扮岂不把人都吓跑了?”

“现在要去哪儿?”

清儿故作神秘:“寻觅良才。”

三人出得宫去,转了几条街,清儿停下脚步,指指前方,道:“去会会孔夫子后人。”

原来是山东会馆!三人进得会馆,却觉异常冷清。再往里走,又闻得朗朗书声。穿过走廊,猛的看见一位文弱书生正摇头晃脑的背着圣贤之书:“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清儿笑问:“哀公闻曰:何为则民服?”

“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那书生并未抬头随口答道,而后继续晃脑壳:“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正轩见并不曾引起他的注意,也问:“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勤,如之何?”

书生答:“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勤……“他猛地回过神,见三位气宇不凡的来客,方行礼道:”不知有客湘临,失敬,失敬!”

正轩道:“在下是京城考生洪伯,此二位乃舍弟舍妹。听闻齐鲁举子深得孔道,特来请教。”

“不敢不敢,在下姓孔,名熙,字光照。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还请兄台多多赐教。”

正轩附在清儿耳边轻声道:“我闻到他身上有一股浓浓的腐朽味儿……”

清儿忍住笑,问:“孔公子,这山东会馆怎么如此冷清?”

孔熙答:“或游山水,或访亲友,终日不得闲也。”

“那孔兄缘何不去?”正轩问道。

“子曰,君子不器,自当竭力拜访贤明,求解未知是也。”

“照孔兄的意思,终日在家研习圣贤书便可,何必上京赶考?”

“兄台此言差矣!大学曰,君子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书者,修其身也,官者,为其民也。”

正轩受不了他满嘴之乎者也,客气几句便拉着清儿浩轩离开。出门后,清儿笑道:“此人可用。”

正轩吃惊道:“此人如此闭塞迂腐也能用?”

“此人虽迂腐,但他深信孔孟之道,熟知君臣之纲,定能忠心事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